面对如此强势的刘宏,杨赐等人本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原则,都没有怎么说话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刘宏点到,才回答一下。
可就是这样,杨赐等百官在回答时,还是在心里反复的斟酌了在斟酌,才敢回答刘宏。
他们怕啊,毕竟昨天这才死了上千人,还是那种活活打死的那种。
所以刘宏的第一次上朝,基本上都是刘宏在说,百官在听,有刘宏不懂的,他们才会站出来解答。
对于这样的上朝,刘宏心里表示相当的满意,同时也给如此机智的自己点了个赞。
其实刚才刘宏跑着来承德殿时,他就在想,这皇帝上朝,其实屁事没有,整天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有大事,那也是直接送进宫。
所以在来的路上,刘宏就在想,自己绝对不能这样干,这样干分明就是在浪费时间,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干点比的。
所以思来想去,刘宏就想到了后世大美利坚的那种众议院的法子,但刘宏也没有照办,而是在保证自己权力不被架空的情况下,把那些不算重要,但又麻烦的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办,自己则留有知情权和否决权就行。
至于说,三公九卿会不会把很多事瞒报,刘宏到是不担心,因为这人啊,每个都有每个的想法,一两个人的想法还能统一,但人数一多,那就不好说,虽然是少数服从多数,表决后就去实施,但刘宏也留了一个给少数人发表意见的机会,那就是7天一次的朝会。
当有人持不同意见,在朝会上一说,刘宏就知道这件事情,那他就能决定这事是做还是不做,就算最后刘宏认同了这人的说法,把这件事下发让他们在讨论,那也不过浪费一周的时间,而这一周的时间,在古代这交通十分不发达的地方,可能命令还没传出洛阳。
至于着急的事,这不是还有每天招见三公的时间吗?这着急的事,三公也不敢瞒着刘宏。
所以刘宏根本就不担心,底下的人会瞒着自己,就算有,等吕强的情报网起来,也不会是事。
“杨太尉,您说陛下这个方法正的行吗?下官怎么觉得如此的儿戏”下朝后,一位平日和杨赐关系不错的人,小声的对杨赐说。
“这事就不用说了,刚才陛下不是说了,方法好用不好用,试试才知道,还有吾那还有事要忙,就不和你说了”说完杨赐就快步离开。
虽然杨赐声音不大,但周边还是很多人听到,见杨赐都是这个态度,其他人也就不在言语,都快步离开。
而另一边,刘宏下朝后,小安子就告诉刘宏,他要找的人,右府令刘陶已经找来了。
“找来了,那太好了,小安子你把人带到御书房来”一听工匠找来了,刘宏心下一喜,让小安子带到御书房。
“臣右府令刘陶参见陛下”
“行了,起来吧!人在那,把人叫进来,朕有事要吩咐”刘宏看着跪在下面的刘陶,让他起来,并把那些工匠叫进来。
等工匠进来后,刘陶给刘宏说了谁是木匠,谁是铁匠,谁是泥瓦匠后,就退到了一边。
“你是木匠?那朕问你,这绢布是的家具按照图纸,你会不会做”听完刘陶的介绍,刘宏也不废话,让小安子拿着画有各种桌椅板凳,和秋千椅的绢布问那木匠。
当得知,那木匠能做后,刘宏就下令让那木匠多召集人手,三天后,他要见到东西。
而有了第一个,下面的刘宏也不问了,直接把画有铁锅和骑兵三件套的绢布交给铁匠,把画有暖炕,新式灶台的绢布交给泥瓦匠后,告诉他们同样是三天见到东西,并且告诉他们严格保密,但有泄露,株连九族后,就被把他们打发走了。
打发完这些人后,刘宏又想到这纸不行,就让小安子拿着命令,去找贾诩,让他派人去偃师,找会造纸的人,把他们集中起来,并派兵保护,让他们研制新的纸张,这事刘宏同样要求保密。
在忙完这些后,感觉没什么事的刘宏,就去找老婆孩子去了。
“父皇,父皇,您回来了,现在您没事了吧!”刘婧看到刘宏,撇下一旁的刘辩,提着自己的小裙子,跑到刘宏面前,抬着头,瞪着她的大眼睛,一脸期盼的问刘宏。
“哇,父皇一回来,婧儿就来迎接父皇,父皇好高兴啊”看到小丫头过来,明知道她要干嘛,但刘宏还是忍不住把她抱起来,一脸高兴的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对她说。
但显然这不是刘婧想要的回答“父皇,您还没告诉婧儿,您是不是没事,要是没事,你您给婧儿做大花篮好吗?”
“就知道,你个小丫头,不是真心来迎接父皇的,父皇伤心了”听到小丫头的话,决心逗逗她的刘宏,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对她说。
这下,刘婧把刘宏整懵了,还以为刘宏真的伤心了,人小鬼大的她赶紧伸出小手拍着刘宏的胸膛,安慰刘宏“父皇,不伤心了,婧儿就是来迎接父皇,婧儿不要大花篮了”
听着刘婧那安慰人的话,还有看着那小表情和动作,刘宏的心都化了,心里不停的想“果然这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