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道(2/2)

作者:都市言情
方才搞的起来,不发达的地方只有单厅影院才有市场,我们在东南亚有超过6成的影院,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这些地方虽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嘛只要这么将就了。

你说有这么多单厅院线,我那来这么多资源给他们排片,15部已经是我给他们的极限了,不然我从哪里拿出资源来放西片?”

赵晓芸咬了咬嘴唇,说道:“真要放西片吗?”

“必须放,既然是美国院线就必须放西片,而且比例还不能低,我的意见是64开,6成放映华语片,四成放映西片,然后一切以票房说话。”

“好吧,就按你说的来吧。”见他坚持,赵晓芸只好让步。

看到她情绪有dian不高,凌世哲安慰她道:“好了别一副丧气的样子,你希望影院里全都放华语片,难道我又不希望?可是这么做不行,其中的道理我已经说过很多回了,就不再说了,就算你想放华语片,我们目前也拿不出几部来,虽然跟港台的很多小电影制作公司签订了放映合同,可是差不多两年过去了,他们有几个把影片拿给我们放的?根本就没多少影片,很多影片根本都没拍出来,也拍不出来,都是骗钱的居多,现在不放dian西片怎么行,难道天天让影院这么空着?”

说起这件事凌世哲真是哭笑不得,自从邵氏和嘉禾收购二哥手里的院线失败以后,就开始有意识的抵制万达院线,两年时间超不多过去了,整个万达院线放映的华语片加起来都还不足10部。迫不得已赵晓芸只能拿西片来补。

邵逸夫是一个小气到极dian的人,一dian都不肯把自己的影片拿万达来放映,只在自己的影院放映,见他这么小气,凌世哲只好把商业植入广告从邵氏电影中撤出。

而皱纹怀也不是个省心的主,71年的时候他还愿意跟万达合作,把自己制作的影片拿到万达来放映。

可是从72年下半年开始,嘉禾有了自己的院线后,就断然毁约,一部影片都不拿到万达来上映,做得可真够绝得。

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凌世哲心里就有了图形工作站的计划,以图形计算机为突破口进入电影工业领域,用电影工业的利润来扶持自己的电影事业,接着再用自己的电影来反哺电影工业的发展,最后依靠战略制高dian挤走邵氏跟嘉禾。

这一招是跟德国佬学的,大家别看德国电影被好莱坞电影给打得七零八落,但德国电影在欧洲任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的诀窍在那里,就是利用电影工业的利润来养育德国的电影产业。

拍电影总要有设备吧?德国就是全球著名的电影制造设备提供商,比如说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全世界最好的就是德国货,特别是德国的镜头,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

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自己生产的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其使用的镜头很多都是德国货。

而且电影拍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灯具,有不少都是来做德国。

数字化的非线性剪辑系统,虽然是美国的卡梅隆发明的,但玩得最好的还是德国佬,后世的棒子就是他的忠实用户。

总之一句话,德国的电影工业是极其发达,别看德国的电影公司每年都是在亏损,但它背后的电影设备制造商,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金钱来扶持导演和新人。

就是靠着电影工业一项,德国养活了自己的电影。

邵逸夫和皱纹怀断了我的片源,就以为我的院线会活不下去,哼哼,他们想得太简单了,香港跟大陆一样,只有电影产业没有电影工业,香港电影产业看似繁荣,其实却是危机四伏,早晚有一天他会没落,但电影工业却不一样了,无论何时它都不会衰落。

道理很简单,任何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老百姓都会有更高精神文明需求,电影就是最好的精神文明商品,但是要拍电影就得有电影制作设备,只要他有需求,电影设备制造商就拥有都不愁没生意可做。

日本的电影沉没了,可以到香港和台湾去;香港和台/湾的电影死了,可以到韩国去;韩国的电影死了,又可以到大陆去;电影设备昂贵技术难度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入的,要买都要提前定制,其数量非常少,不可能像大众商品一样铺的满大街都是,然后又全部滞销,只要人们要看电影,哪怕就是战争期间,电影工业都不会发展停滞。

凌世哲不像其他穿越者是电影行业的专家,电影他是不懂,但他却知道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技术的支持,以邵氏和嘉禾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他们没有自己的工业技术,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弱dian。

是,现在的梦工厂还很弱小,工业技术也还在慢慢培育之中,但总有一天他会发展壮大,到了那个时候,凌世哲就会对他们发动的致命一击,拿回属于他的一切。

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克服一时的困难,着眼未来,着眼大局,沉下心来发展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乃王道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