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七十七章 合作(1/2)

作者:浓缩生活
第三部非凡业绩第七十七章合作

从环城南路转到环城东路,经过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时,杜书记汇报道:“这里是南江市的行政审批中心,市民反应,要想办个证,需要跑很多部门,来回花费时间不,还时常因为缺少某些资料而被退回。

现在将各部门的对外窗口集中在一起,有统一的咨询机构与市民沟通、发放表格,流水线式地办理业务,办事效率会大幅提高。”

“很好的政务改革措施,你们应该整理好报告,向上提交,在全国推广这样的办理流程。”总理从进入南江开始,连续表扬,顾书记心里也深刻地记住了杜书记。

进入赵丁乡赵家村的道路也是六车道的,中间和两边都有绿化隔离带,村口除了布置的巡警,好多村民都在等候,见到总理的车队驶来,立刻点烟花爆竹欢迎。

村里的广场上,临时搭建了一个一米五高的讲台,三百多辆整齐排放的家用轿车聚在一起,颇为壮观,赵丁乡的乡党委书记曹德民、老寿星赵忠勇等人与乡亲们在广场口列队欢迎总理等领导的到来。

“总理好!”乡亲们满脸笑意地大声喊道,掌声和叫喊声此起彼伏。

“大家好,大家好,恭喜大家。”总理下车后微笑着步行进入,一边回应着大家,一边与两侧的村民热情握手。

最后,总理握着赵忠勇的手,问候道:“老人家,身体可好?”

“好着呢,谢谢总理关心。”赵忠勇的老脸笑容绽放,红光满面,皱纹也显得少了很多。

“老人家现在家里是五代同堂了。”杜书记在一旁介绍道。

“好福气啊,要保重身体,今后还会更好的。”

登上讲台,曹德民宣布请总理等领导为赵丁乡集体购车仪式剪彩。

总理应邀站在讲台前,道:“乡亲们,今天对于赵丁乡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你们为华夏的农村建设竖立了一座丰碑,我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仪式很简短,总理应邀给赵丁乡留下了墨宝:华夏农村的希望所在。

走出广场,沿着常青灌木构筑通道向村里前行,一排排精巧的别墅红瓦白墙非常整洁。门前的通道足有四米多宽,再有两米多的绿化带,中间留出的空位是家用轿车的停车位。

应赵忠勇邀请,总理一行到他家里做客,休息片刻。

“老人家,这就是你家?房子设计很新颖,面积也很大啊。”站在门口,总理细细地观看外面的布置、装饰。

“大家差不多,一百八十多平米,比起老房子那可舒坦多了。您请。”赵丁乡的别墅都是两层半结构,实际面积远超180平米。

赵忠勇家里就他与儿子赵守礼两人,底层客厅异常宽敞,装修朴实,六十寸的液晶电视机挂在靠东面的墙上,其他高档电器、家具、组合式的厨房用品一应俱全。

大家在客厅沙发上就坐,泡上一杯热茶,笑着谈谈村里的收入和变化,又拿出相册看看老照片,往事,对比一下过去和现在。

“这是守信十五岁当兵的时候拍的,都是国家培养的好啊。”

黑白的老照片上,赵守信身穿军装,胸口佩戴着大红花,虽然一脸稚气未脱,但眼神坚定,满含对军营的向往。

“这是当年丰收渠全部修筑贯通后的合影,这是县委\书记督望老弟,这是老苗,这是根生和他媳妇,都不在了,命不好啊,没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和守礼。”

黑白照片已经泛黄,上面有一百三十多人,不细看根本就看不清人脸的长相,背景是一排平房,当时赵丁乡的乡办公室。

赵忠勇凭着记忆,指着照片上的人,给总理讲述着当年的艰辛。

“你们不容易啊,那时候都不容易。”总理感叹道。

了些家常话,总理一行起身告辞,在大门外,总理握着赵忠勇的双手,道:“老人家,好好保重身体,多享几年清福,下一代都成长起来了,要相信他们会接好班的。”

车队在村民的欢送下离开,前往市政府,听取工作汇报。十点半再出发,前往城南美食园。

李大海,东鲁省菏泽市郊区农民,兄弟三人中的老大,靠着信用社的贷款买了辆卡车开始跑运输,七年的奋斗,现在手里有了六辆十吨厢式货车,但还有近八十万的贷款沉重地压在身上。

年前有风向标超市的市场调查员到了他们乡,看中了乡里种植的大白菜、白萝卜、生姜、大蒜等,大约商定了销售价格,建议他们送批货过去试一试,当然也再三强调,如果有农药残留超标,可能面临被退货的风险。

李大海家与村子里其他农户都一样,自己家里除了口粮田,也都种了大白菜,条件好的还搭起了塑料大棚,今年除了秧苗移栽的时候用过一次农药,其他时间都没用过,应该不会有问题。

在乡里收购,六辆卡车装了八十吨的大白菜和十吨大蒜头,连夜出发,在元旦的临晨四点多进入南江市风向标超市的卸货场,蜷缩在驾驶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我能点化万物 重生嫡女拽毒妃 重回1990陆峰江晓燕 糟糕!一不小心撩上了京圈太子爷 疯狂医神 印度娱乐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鬼医逆天妃:魔帝,放肆宠 论征服世界的正确方式 全职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