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我的家园第五章天才重生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0年的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一辆绿色军用吉普正行驶在常新市到南江县的沿江公路上,车里坐着的是赵守信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张春芳,两人去拜访了抚养张春芳长大的舅舅一家返回南江。
“停一下车,我憋不住了。”车子行驶到半道,副驾驶位子上的警卫员王庭对驾驶员道。
车子靠边停好,王庭拉开车门,冲了出去,来到路边的树丛里解。赵守信也走下车子,看看天边一轮明月,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寒冬里,呼出的气息立刻化作一道白色的雾气,掏出烟点,美美地抽上一口。驾驶员丁华强拉开车门,将张春芳搀扶下来走动。
忽然,耳边隐约地听到嘤嘤的哭泣声,赵守信四下张望,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在远处路边的一个沟渠旁,一个身穿青灰色棉袄的女孩独自坐在泥地上,在低声抽泣着。赵守信走上前去,将女孩抱起来,见她的脸颊和一双手已经冻的通红,可能是见到赵守信身穿着军装,女孩的哭声变得响亮起来,两名警卫员四下去查看了一下,根本不见其他人。
“姑娘,别哭,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爸爸妈妈呢?”姑娘双手紧紧地搂住了赵守信的脖子,用更大的哭声回答了赵守信的问话。
张春芳来到赵守信的身前,从姑娘的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条和一张两元、两张一元的纸币,有张纸条上弯弯扭扭地写着:请好心人收养。既没有孩子的出生年月和姓名,也没有抛弃孩子家人的落款。
唉,又是生活艰难引起的不幸,还好遇上了赵守信一家路过,正好在此停车。
张春芳作为准妈妈,更会照顾孩子,她用车上水壶里的温水打湿手绢,将女孩脸上的泪水和双手的泥巴擦拭干净,抱进了车子,安慰地对她道:“别怕,你看几位叔叔都是解放军,是好人,我们带你回去,好吗?”
车子里有常新市的特产和年糕,是舅舅一家的回礼,张春芳取出一盒玫瑰糕,递给女孩吃,女孩双手捧着点心左右看看,然后送到赵守信的面前,要他先吃,赵守信用手指扳下一个细角,放在嘴里尝尝,温柔地道:“真乖,很甜的,快吃吧。”女孩细嚼慢咽,香甜的点心将她不安的情绪平复了下来。
化\运动时期,赵丁乡也曾收留过许多流浪到南江的难民,赵守信在回家半道上带回的孩子很快在南江民政局办理了户口,成为赵守信和张春芳的养女,因为是正月十五那天捡到的,取名赵婵娟,算是三周岁,生日就定在了正月十五。
六月五日凌晨,张春芳羊水破了,赵守信和警卫员赶紧将她送到960部队的医院,天色放亮,一轮红日跃上树梢,一个生命诞生了,从而演绎出一段传奇。
产房外面,赵守信坐立不安地来回踱步,赵忠勇、赵守礼夫妻、赵四海夫妻等亲人得到消息后,带上红糖、红枣等补品赶来。护士打开大门,对着赵守信恭喜道:“赵政委,是个男孩,五斤八两,母子都平安。”
“太好了!恭喜恭喜。”赵忠勇从长椅上站起来,对赵守信道,其他人也都上前恭贺他。
“哦,妈妈好伟大,我有弟弟了。”赵婵娟过去拉住赵守信的手,兴高采烈地道。
“守信,不必按族谱排字取名字了,现在都不兴这个,好好想想,起个响亮的名字,”
可是产房里的男孩睁开眼看了下,又闭上双眼,脑海中思绪却在翻涌:重生了,我居然重生了。
在这里下男孩的来历。前世他叫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就读于西部大学,专修航空发动机专业,四年大学后并没有立刻进入科研单位,而是选择了家乡的一家工业安装工程公司,以一名副总经理的身份,用十二年的时间将这家国有企业打造成了一个跨国巨头,三十六岁进入国防科工委航天部,从事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高分子材料研究,在他五十一岁时,两项化工业的科技发明震惊世界,当年被授予诺贝尔奖,并且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赵宏自幼聪慧、好学,爱好广泛,擅长围棋、书法、素描,以及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更不为人知的是,虽然都知道他从练武,除了家传武学外还另外有师傅,但绝大多数熟悉他的人都不知道,他在十一岁进入暗劲层次,二十岁前就达到暗劲顶峰,二十三岁就跨入化境,四十五岁时更是达到了化境的巅峰,但前世一直没有显山露水,终其一生都未能进入先天境界。
可人生总还是有不如意的,赵宏二十八岁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到医院检查过,他与他的夫人柳爱琳身体都很正常,但豁达的赵宏并没有介意,反倒是夫妻相敬如宾,既没有去做人工授精,也没有领养孩,所以,赵宏一身积累的财富都留给了他的侄子赵亦龙,并且全力栽培他。果然也不负众望,赵亦龙读完材料学的博士学位,更是在四十三岁就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按照赵宏的身份,标准的红三代,虽然爷爷赵忠义在解放的最后一仗中牺牲了,但是他的隔房爷爷赵天阳目前是陕省安西市委\书记,爷叔丁宝山是位实权少将,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