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仪繁多。>
适用于不同场合。>
赵长青也没指望着那些学子们能一天学会。>
而且,苏瞻的特长是教导他们典籍道理。>
并非是礼乐这块。>
所以,他就想着,等将来要是有机会,就算绑,也得绑来一位精通礼乐的大家。>
...>
曹渊等人为了省钱,选择步行前往州府。>
从方与县到济州城,只算脚程的话,也要七日左右。>
好在此次远游,并无固定返程时间。>
所以,一路上,他倒是并不显得着急。>
反正人就在州府,还能跑了不成?>
一日夜里。>
下起倾盆大雨。>
众人夜经荒山,在一间破庙里暂时落脚。>
庙中供奉的是一位山神。>
只可惜,因为年久失修,泥塑神像早已破损不堪。>
庙宇内杂草丛生。>
供奉神像的大殿内,随处可见蜘蛛网。>
一张供桌上,更是积着厚厚的灰尘。>
看样子,是很久没有人来了。>
曹渊向神像郑重作揖,朗声开口道:>
“儒学后进曹渊,因途径荒山,遭遇大雨,无奈只得暂时躲进此庙,若有叨扰,还望见谅。”>
见状。>
他的一位堂弟,曹小凡微微皱起眉头,说道:>
“大哥,这家山神庙,看样子已经荒废好多年了,估计庙中即使有神祇,也早就跑了,您至于还要向它施礼吗?”>
曹渊直言道:“这就是儒家跟别的门派不同得地方。你今后若是成为儒修,一定要谨记,无论什么时候,咱们身为儒家文人,一定要学会先去跟别人讲道理,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在想法去弄死他。”>
“原来如此...大哥,我悟了。”>
曹小凡站在神像前,重复着曹渊刚才的言行举止。>
其他几名兄弟,也陆续向神像作揖。>
这时。>
那破损的神像,好像微微动了一下。>
将几个兄弟都是吓了一跳。>
“刚才那神像...是动了?”>
“没...没有吧?”>
“可我刚才明明看到它的底座,有着轻微的挪动。”>
“...”>
方才。>
就好像是有人,躲在神像后面。>
然后特意挪动了一下底座。>
动作虽然很轻。>
可朝向神像作揖的那几个兄弟,全部都看到了。>
曹渊看着庙外的滂沱大雨与电闪雷鸣,轻声开口道:>
“你们几个,别疑神疑鬼的了。咱们事先也没捡些木柴生火,为了防止不生病,今夜大家靠在一起睡,等明天停了雨,咱们继续赶路。”>
按照他目前的修为来说,基本上不会因为受寒而生病了。>
而且。>
他的那几个堂兄弟,身子骨都很硬朗,再加上又是暑期,即使不生火,生病的可能性也很低。>
而他之所以那样说,也只是想以防万一罢了。>
闻声。>
那几人心里一想。>
大哥这么厉害的一个人,都是强大的修行者了,即使庙里有诡异,也不敢出来找麻烦吧?>
随后,他们便老老实实的紧紧靠在一起,打算就这样凑合一夜。>
不过,想要即刻入眠,也绝非易事。>
于是,便有人问道:“大哥,您给我们讲讲,您是怎么成为修士的吗?”>
修士,在普通人眼里,一直是神通广大的代称。>
曹渊随意找了个地方盘腿而坐,嘿嘿笑道:“你们真想听?”>
一众兄弟齐齐点头。>
曹渊缓缓说道:>
“既然都想听,那我便与你们说说,其实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儒修,还得亏了一部功法。这部功法,只要是人人诚心向儒者,皆可修炼,当然,你们现在嘛,还不够资格。”>
“那功法...大哥您是怎么获得的?是老师传授的吗?”有人问道。>
曹渊刚想回应,突然想到了离开书院时,三师弟鲁达向自己说过的那些话。>
于是,心中便生起些许恶趣味,半开玩笑道:>
“这功法,乃是一个叫做空念的老和尚传给我的,他就在咱们方与县城外的法灵寺里,改天有时间了,带你们去逛逛。”>
兄弟们一个个的两眼放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