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落下,忙活的工地上渐渐趋于平静。>
人们将工具集中放好,随后揣着袖子一起往回走。>
远来的人打着招呼,踏上回家的路,怀里面揣着一张脸盘大的饼子,这是杨小涛给争取的。>
也是从今天开始,工地出工的人,每天除了管一顿中午饭,半下午的时候,每人还会获得一张二和面饼子。>
吃不吃,全靠个人意愿。>
而几乎九成九的人,都选择将饼子揣进棉衣里,等着回家,给家里的人一个惊喜。>
杨小涛跟杨大壮几人在工地上走了一圈,又去大棚里看了下守夜人的情况,嘱咐晚上吃点东西,注意保暖后,这才回村吃点东西。>
回到学校的住处,此时王浩等人已经累的躺在床上,不想动弹。>
虽然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工作,还是要可靠又明白的人做。>
而调配土壤的活就是最要紧的工作。>
“起来,泡泡脚再睡。”>
杨小涛看着几人躺床上不想动弹,立马上去一个个叫起来,然后从火炉子上拿下铁壶给几人倒水。>
没一会儿,杨小涛几人就把脚泡在盆子里,同时嗑着杨小涛拿出来的瓜子,恢复些许精神。>
“杨队,咱们这次算不算立功啊。”>
一旁小青年瞪起眼睛问着,周围人听到这个也都精神起来,身上的疲惫就跟笤帚扫过似的,少了大半。>
“算,必须得算啊!”>
杨小涛笑着,瓜子壳准确的扔进炉子旁边,“到时候不仅院里要奖励,上面还会有奖励呢!”>
“尤其是你们,这什么样的土长什么菜,你们可是居功至伟啊。”>
听到杨小涛的表扬,众人一听立马笑起来,神情中多了一份期待。>
一旁的王浩揉着手腕,神情有些腼腆,看着杨小涛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头,“杨队,这有没有一种机器,可以自己搅拌均匀的。”>
众人没想到王浩这时候会提出要求,都有些诧异。>
见众人都看过来,王浩赶紧解释,“那个,虽然我们才做了七八个大棚的,但集体的配比已经摸索出来了,后面只要按照比例混在一起就行。”>
“我,我们倒不是怕累,主要是怕做的进度跟不上,现在还不到十分之一,后面还有那么多,时间又这么紧...”>
王浩赶紧解释着,众人若有所思。>
杨小涛看着这位跟机械厂同名同姓的青年,性格上却是截然不同。>
机械厂的王浩多了一份激灵,而面前的青年,更多的是实在。>
不过,两人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做事认真,负责。>
而且很听话,也可以说执行力很强。>
或许,也是这个时代中最不缺的人。>
听到王浩这么说,杨小涛立马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搅拌机!>
杨小涛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大街上经常跑的水泥搅拌机。>
不,也许不用那么麻烦,若只是搅拌的话,只需要几个部件就行,到时候多做几个,然后由人手动操作...>
这一刻,杨小涛打开思路,脑海中的搅拌机器迅速成型。>
“这个意见非常好。”>
“你们先睡,我去隔壁搞一下。”>
说着脚拿出盆子,在空气中甩了甩,然后在裤腿上蹭了蹭,便套上袜子穿着鞋往外走。>
“你们先睡,不用等我。”>
说完已经穿好大衣出了门。>
“我,我是不是又给杨队添麻烦了?”>
一群人看着杨小涛雷厉风行的样子,沉默无语。>
就连王浩的询问,也没人回答。>
“杨队,真是操碎心了啊。”>
有人感慨一句,众人齐齐点头。>
“所以,咱们要好好干活,不止为了任务,也要为杨队,好好干。”>
“对,好好干!”>
杨小涛跑到隔壁办公室里,推门进去,将挂在墙上的煤油灯拿下来,掀开玻璃罩子,用火柴点燃,将灯捻子拉长一点,让光亮加大。>
随便找了个办公桌子坐下。>
从空间里拿出纸笔,杨小涛顺着心中的思路开始设计起来。>
这玩意比起机床要简单的多,只是几个齿轮带动下力的转换,并不需要多大难度,再说了太难也不方便农民使用。>
眼下还是以实用为主。>
杨小涛一边画着,一边修改着。>
屋子里有点冷,小薇钻到杨小涛的脖颈处,小手上出现一点点绿光。>
杨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