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12 安排工作(2/3)

作者:八零阿涛
>

“是,排长。”

“去叫人集合。”

郝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弹壳,放在嘴边一吹,刺耳的声音登时响起。

随着一声哨子响起,就看着跑出来的十几个人,大小都有,俱都脸上带着菜色,很快在面前按高矮个排成一横队。

“报数。”

“一二三”

这时,李青走到杨小涛身旁,“这里面不少人都是他们的兄弟子侄,成家的没几户”。

“再就是一部分战友的遗孤,他们找到后,带回来抚养。”

杨小涛静静的听着,看着这群孩子。

他们穿着不合体的衣服,却站的比谁都直。

等王主任出来的时候,里面已经商量出来结果。

三十个名额,只给了十二个,这是跟杜排长商量后的结果。

正好将大杂院里的十二户,每户一个。

只要这十二个孩子,能够成为轧钢厂的工人,以现在的工资水平,哪怕最低的学徒工,一个月省着点用,也足够三口之家生活了。

人多一些,省着点也饿不死。

至于像贾家这样的,嘴巴被养叼了,连窝窝头都吃不下,这也是没谁了。

杨小涛给出的五个保卫名额,王主任也只给了两个。

分别是郝仁跟另一名老兵。

这位只剩下两根手指头的老兵,家里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孩子们不大,都是战友的遗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小涛听在心里,沉甸甸的。

等将人确定下来,杨小涛记下名字,等明天交给保卫科,省得他们进不去门。

天色不早,拒绝留下吃饭,两人在一众人的恭送中离开胡同。

转弯前,还能看到门口站着一堆人,挥手告别。

“王姨,这样的人,很多吗?”

杨小涛带着王姨往回走,因为他觉得,王姨没有把名额都给,肯定有原因。

叹息一声。

“咱们街道里,这样的大院还有两个。”

“都是伤残*人,上面有命令,要着重照顾。”

“但情况你也知道,咱们这有手有脚的都有吃不上饭的。”

“我们街道办帮了这边,那边就照顾不到,顾全了这边,那边就有篓子。”

“他们不说,但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是差东墙补西墙。这活啊,干的憋屈。”

王主任开口抱怨,心里更多是无奈。

“以后会好的。”

杨小涛只能开口安慰。

“那剩下的名额?”

王主任收拾心情,“咱们街道的解决了,其他街道的不能不帮。我打算明天联系临近的两个街道办,看看哪家困难,就给哪家。”

“这事,说来说去,还是要谢谢你,要是没你搞出来这拖拉机,轧钢厂扩招,我这也是无米之炊啊。”

“王姨,人多几个没关系,原本有两百空额,只是,现在还不能都拿出来。”

“我知道,多的咱也帮不过来,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快到王主任家时,杨小涛突然询问杜排长跟李医生的事。

“这李医生,就是娃娃的姐姐。”

“我看李医生对杜排长有意思。”

“嗯,这些年,李医生一直没找,就是等小杜。可小杜这人,心里想的,大家伙都知道,不想耽误这姑娘。”

“唉!情这东西,局外人都未必拎得清,何况深陷其中的人呢。”

“剪不断,理还乱啊!”



杨小涛老气横秋的感慨换来的是王姨的后脑勺。

“年纪轻轻这么悲秋伤怀,有没有点时代工人的朝气了?”

“还情不情的,好好对老婆孩子就行。其他的少操心。”

杨小涛低头,“您老说的对。”

“我老吗?”

“呸,姨说的都对…”

将王姨送回家,也没上去叨扰,骑车往四合院走去。

刚进院子,还没放下车,隔壁王大山就拉着杨小涛去家里吃饭。

杨小涛没拒绝,知道这事感谢他照顾王军。

能够进轧钢厂,谁还管屠宰场?

王大山家里孩子三个,老大王军本来是接他班的,至于老二老三就看个人本事了。

现在好了,老大去了轧钢厂,老二可以接班了,一下子省去大块心事。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