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章 河谷练兵 笑里藏刀(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申耽当即领着一众太守府中的僚属,对着糜旸正式参拜。

在带领着众多僚属参拜过糜旸之后,申耽颇为恭敬的献上一份当今太守府中众属吏的名单,对于这份名单,糜旸才稍微来了些兴趣。

手中展开竹简,糜旸的目光全都倾注在这份名单之中。

在糜旸的注视之下,整个大厅中的气氛,陷入了一片宁静之中。

大厅中的众僚属看着值守在糜旸身后的一众臣子,在那些臣子之中,他们看到了之前在上庸城中,地位仅在刘封之下的孟达。

他们见之前位高权重的孟达,目前竟然还站在张嶷等人身后,心中不禁对糜旸身后的邓艾、张嶷等人内心中起了很大的好奇心。

邓艾、张嶷、丁奉、丁封这些人虽然出身都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外貌都是相当符合当世审美标准的。

至于从小接受良好教育长大的吕乂,更是一身宽衣博袖,一副名士的派头。

在不了解糜旸身后这几人的情况下,厅中众僚属都暂且只能以貌取人。

而在以貌取人之后他们发现,糜旸身后的这数位皆是不凡。

也是,糜旸威名在外,怎么会起用一些碌碌之辈作为自己的下属呢?

….

在厅中的诸位僚属,可以说大多都是申耽的亲信。

但同时他们久居官场多年,在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这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才能。

因为对于糜旸的敬畏,他们并没有轻易对糜旸及其身后的那些人起了轻视之心。

诸位僚属又将目光望向将大厅团团包围起来的糜旸亲卫,看着他们一个个虎背熊腰的样子,他们的心中忐忑不安。

历来新府君上任,要想做到政由己出,第一件事大多是起用心腹。

利用自己的心腹,将原来郡府中处在紧要位置上的官吏,尽皆替换,这样就能初步达到控制郡政的目的。

在这种观念之下,厅中僚属看着糜旸盯着名单沉思不语的样子,他们的心中都犯起了滴咕。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单之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糜旸卷起竹简,而后将它放在一旁,随后看着申耽言道:「一切官职很是妥当。」

糜旸此言一出,不仅厅中的诸位僚属脸上浮现诧异之色,就是想尽力保持平静神色的申耽,脸上亦出现了一丝波澜。

糜旸的这句话,透露出他并不打算进行大范围的人事调整。

看着厅中申耽及郡府诸位僚属变幻的神色,糜旸心知肚明他们在担心什么。

相比于那充满水分的户籍总册,申耽这呈报上来的郡府各官吏的名单,可谓是干货满满。

毕竟这事,根本就隐瞒不了。

而糜旸收集信息有个习惯,那便是优先捕捉关键信息,在掌管一郡之政的郡府之中,有三个职位最为紧要。

一个是都尉,掌管着一郡的郡兵。一个是功曹,掌管着一郡的人事升迁。还有一个便是主簿,掌管着郡内一切的文书往来。

而这三个职位,目前全都是申氏族人。

在看到这一点后,糜旸便知道当今汉兴郡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了。

可以说,全郡的政事决策权,不在他这个名义上的汉兴郡太守手中,而是在申耽这个「上庸县长」手中。

这亦是当今地方的常态了。

例如之前那句谚语中所流传的,汝南太守宗资与南阳太守成瑨。

他们二人既然能担任太守一职,那必然亦是一时名士,有着许多门生故吏。

但他们最后落得一个主画诺,一个但坐啸的下场,并非是他们二人不想执掌大权,只是郡府中的关键职位,都被当地豪族控制了而已。

….

在这样的情况下,宗资与成瑨不管名声多大,最后只能是被架空的下场。

现在糜旸正面临着与宗资和成瑨一样的处境。

当然辟除郡府官吏是太守的权力,但是哪怕糜旸现在下令将都尉、功曹、主簿三职都换成他的人,若没有一众基层文吏的辅左,那么糜旸所换上的人,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架空的下场。

太守要靠这三个职位执掌全郡,担任这三个职位的人,要靠底下的一众文吏来帮助他们发挥功能。

而郡府中的大部分文吏,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士。

对于当地人士来说,他们基本都是当地豪族的支持者。

当地豪族借助着支持他们的文吏,插手甚至执掌政权。

而文吏借助着豪族在当地的影响力,能够进入县府或郡府中任职。

并且他们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