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一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着了解很正常。

至于司马懿,他真的没怎么听说过。

但是糜旸在听到司马懿的名字后,他的表现却与冯习截然相反。

以上敌将的手段,除了那员敌将要对骑兵非常了解之外,还要有一颗非常果决及明晰时局的心。

因为长途奔袭是骑军的优势,但这一招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与决心用出来的。

依照糜旸对司马懿的了解,这种用兵手段,更像是他的作风。

只是重视归重视,依照糜旸现今的威望,他亦不会对司马懿感到惧怕。

现在应该是司马懿对他忌惮才是。

当帐内的诸将听说魏军的援军不足三千后,本来还想向糜旸请战出兵击溃那三千魏军。

但是等冯习说出那两千多魏军都是骑军后,诸将请战的心也就冷却下来。

汉军都是步军。

可能还没等汉军赶到魏军骑军所在地,那两千多魏军骑军就已经转移到新阵地了。

在得知大营外,有一支机动力强大的魏军骑军后,在场诸将的脸上,都浮现担忧之色。

只是与诸将的失望不同,在大致摸清魏军骑军的兵力及配置后,糜旸却笑着对帐内的主将言道:

“既然不是魏军大军来援,那我们明日继续攻城。”

当糜旸此话一出来后,帐内诸将先是一愣,然后他们瞬间明白了糜旸的意图,他们的脸上都浮现了笑意。

虽然汉军因为都是步兵,所以无法围杀那两千多骑军。

但同样只要汉军大营有所防备,那么那两千多魏军骑军,也不能对汉军大营造成多大的威胁。

骑军是不可能用来攻打大营的。

既然城外的魏军骑军对汉军大营没有威胁,那他们继续攻城就好了。

面对着曹泰及司马懿率领着两千骑军到达,糜旸的应对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他又不是孙权,看到少量援军,就吓得率领大军跑了。

在定下应对魏军援军的策略后,糜旸令诸将离去好好休养生息,明日再一次发起对武当城的总攻。

在诸将皆离开中军大帐后,糜旸从座上起身来到帐门口朝着北方望去。

从他的方向望去,依稀能看见那两千多魏军的身影。

但因为距离太远,所以糜旸并不能找出司马懿的身影。

晋宣帝?

身为后世到来的人,糜旸对司马晋这个朝代一丝好感都无。

糜旸看着两千多魏军骑军的方向,眼神中的光芒正在不断流转着。

最后他负手而立。

在历史上你用强大的兵力优势与国力,生生耗死大汉的希望。

现在时势逆转优势在我,那我就以你之道,还施你身。

或许因为魏军援军的到来,令武当城中的魏军士气恢复,但那又如何?

只要在大致的形势未转变之前,糜旸便不会轻易任何一个机会。

况且士气这东西,是会变化的。

在汉军的大营之外,有着两千魏军骑军在来回梭巡着。

率领这两千骑军的主将为曹泰,副将是司马懿。

曹泰骑在战马上,看着立在巢车上那高高飘扬的曹仁大纛,他的眼中已经满布泪水。

父亲!

曹泰在看到汉军已经从武当城下退去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中的悲伤。

他从马上快速落下,而后朝着那面大纛的方向跪了下去。

在曹泰跪下后,他眼中的眼泪一滴滴的落在膝下的土地上,而后曹泰对着那面大纛叩了三个头。

当曹泰的头在地上抬起之后,他眼神中的悲伤已经彻底被仇恨所掩盖。

糜贼!糜贼!

曹泰的内心中不停地在呼喊着这个名字,随后他抽出腰间的佩剑,他双手捧着这面佩剑朝向曹仁大纛的方向。

在两千骑军身前,曹泰对着那面大纛的方向,郑重的立下一个誓言:

“泰今生若不能为父报仇,死不入宗庙!”

曹泰充满仇恨的誓言,顺着风声飘进身后骑军的耳中。

他的语气中充满着悲愤。

而这时率领着一部分骑军,围杀汉军斥候后的司马懿正好回到曹泰身前。

他在听到曹泰的誓言之后,脸上浮现着凝重之色。

司马懿用一双鹰眼朝着汉军大营的方向看去,他的目光是为一人而投去。

当初他在公安城下,亦曾将目光投向城中过。

但与当时不同的是,现在他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