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五章 同御一马 传承不息(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头去不说话。

魏延这样的反应让糜旸脸上的笑意更甚。

这文长的性格幼!

不过无妨,只要成为我的人了,以后我就会护着你。

在心中打定这种主意后,糜旸就拉着魏延与邓艾两人一起快速往关羽的所在而去。

而关羽这时也看见了糜旸的身影,他的脸上亦浮现骄傲的喜色。

他驾马高高越过吊桥,径直的朝着糜旸所在而来。

在血红的披风翻飞之下,一对相向而行的翁婿就已经来到对方身前。

在来到关羽身前后,糜旸主动朝着关羽一拜道:“樊城城门已开,臣恭迎大将军率军入城。”

糜旸看到关羽身影的同时,亦看到了张飞与马超的身影,再加上他们身后的那近万汉军。

如此配置,当然是时候径直入城了。

糜旸的话让坐在马上的关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当糜旸站在关羽身前时,关羽方才清楚地看到糜旸身上的全貌。

只见在关羽的视线之中,糜旸身上的明光铠已然被全身的血污掩盖住光泽。

而哪怕是有着明光铠的上佳防护,在刚才的对战中,糜旸的手臂上亦受了伤。

一块带血的棉布正包裹在糜旸的手臂伤口处,看着那块带血的棉布,关羽的脸上流露出爱惜之色。

今日这场大战汉军能取得大胜,功臣有很多。

而糜旸在这场大战进行的时候,能敏锐地判断出他的意图,甘愿以自身为诱饵。

以一万汉军抵住两万魏军的进攻,为他的后续指挥提供了极好的客观环境,单单这一点糜旸就功不可没。

因为若是糜旸守不住两万魏军的勐攻,那么很可能今日败的便是汉军一方。

而糜旸的机敏与勇敢,又让关羽的心中充满骄傲。

这便是他看重的接班人,这便是他亲自选择的女婿。

有糜旸这个例子在,百年之后谁敢说他没有识人之明?

对糜旸的爱惜与心中的骄傲,让此刻关羽的心情很好。

他以鞭问话,笑对糜旸道:“我之主簿,此城可是你献给我的新年礼物吗?”

昔为君臣,今为翁婿,关羽与糜旸两人之间,自然有着一些别人不知的默契。

面对关羽的笑问,糜旸笑着答道:“益北穷困,无有厚礼相赠。唯取敌之樊城,聊慰诚心。”

听完糜旸的回答后,关羽满意地抚髯大笑起来。

一座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城,在糜旸的眼中,仅仅只是一件新年礼物。

这种不经意间说出的豪言壮语体现出的气概,让关羽觉得糜旸颇有他的风范。

在心情大好之下,关羽将手中的马鞭伸向糜旸眼前。

关羽的这个举动,让糜旸微微一愣。

但他很快就明白关羽此番举动的意思。

糜旸伸手握住关羽递过来的马鞭,而后以马鞭为媒介,糜旸借助着关羽的臂力,身姿矫健的跃上了关羽的马上。

当糜旸的身体落在马上后,关羽对着糜旸言道:

“今日荣耀,子成当与我共享。”

说完后,关羽便主动驱使着胯下的马匹朝着樊城中走去。

这时关羽身后的万余汉军也已经陆续渡过吊桥,他们在张飞与马超的带领下,紧紧的跟在关羽的身后,朝着樊城内走去。

在关羽前方开道的,则是方才守护住樊城南门的三千汉军。

他们这时满脸兴奋的,在魏延与邓艾的带领下,分成两列走在关羽的龙驹前方,朝着幽深的樊城深处一步步走去。

纵使前路是否有伏兵尚未可知,但他们的身后有着大汉的大将军在,那他们便无所畏惧。

关羽在驾马即将进入樊城的城门中时,他抬头看了一眼头上的城匾。

当年他就是站在这块城匾之下,满怀无奈与叹恨的心情率军退却。

明明就只差一点!

当年的他,与心中的雄心壮志,仅仅就只差这一块城匾的距离。

但可惜就是如此微小的距离,当年的他却怎么也没跨过,并让他心中留下难以弥平的遗憾。

那时他的心情,是旁人难以理解的。

但事隔经年,当他再次站在这块写着“樊城”二字的城匾下时,他身前的城门已然打开。

他终于可以以胜利者的骄傲姿态,昂首挺胸的跨入樊城之中。

这让关羽感觉,他心中有着残缺的一角瞬间被补足。

他这两年以来心中一直积压的那口气,终于可以尽情的吐出。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