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贼知君侯有善战之威名,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君侯率合精锐内攻宛城,别遣骑将外隔北道,则宛城以南必拔,而豫州之郡不守。

如此,宛、洛之交绝,交绝而宛可夺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听完州泰的进言后,糜旸脸上浮现些许意外之色。

襄樊会战后,虽然许多大臣都知道刘备暂时无意夺取宛城,但是将来宛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所以近来关于来日汉军如何夺取宛城一事,私下里有不少大臣互相之间讨论过。

尽管糜旸身在新野,但得益于糜旸的战功及他的人缘,所以有不少在襄阳的大臣,都会私下送信询问糜旸对此事的看法。

借此糜旸也得知了目前襄阳城中流传的,几种来日夺取宛城的策略。

例如为刘备所推崇的“先善骑兵之利”,更是成为其中支持人数最多的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让糜旸没想到的是,在州泰的进言中,他虽然也承认汉军必须要先有骑兵之利,才有进兵宛城的资本。

但是相比于这点,州泰更看重来日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

而要想保证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则务必要发挥好荆州的地理优势。

不得不说,州泰的进言是很有道理的。

宛城之战,来日一定是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州泰在进言完后,便悄悄打量着糜旸的脸色。

他见糜旸在听完他的进言后,一时之间沉吟不语,他的心情就有些忐忑。

尽管州泰认为他的这番献策符合当今的情势,但是目前的他尚未立下功勋,所以对自身还是有些不自信的。

不过州泰并没有忐忑多久,糜旸的脸上就浮现一些笑意。

糜旸的笑意代表着他赞同州泰的看法,亦让州泰心中的忐忑顷刻间消失不见。

糜旸用满意的眼神看向州泰,州泰在历史上记载的并不多,虽然他与邓艾为同郡人士,年纪亦相差不多。

但相比于邓艾在历史上的响亮名声,州泰却显得很是普通。

只是这并非代表州泰个人的才能不佳,相反的从他在史书上担任的职务可知,州泰在曹魏后期是极为重要的一位封疆大吏。

新城太守,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及至最后的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这一项项职务,若非州泰有非凡的才能,他又怎么能担任。

特别是在州泰最后都督江南诸军事的期间,那段时间内州泰面对的名将可是陆抗。

之所以州泰在任职期间未有高光经历出现,那可能是因为州泰是擅长防患于未然的大将。

而这样的大将,正是目前糜旸所欠缺的。

因为这样的大将,可以让糜旸将来外出征战时,不用担心后方的安危。

如此人才,糜旸没理由不好好任用。

在思索之后,糜旸对着州泰言道:“我会上书陛下,让文达迁为南郑令。希望文达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糜旸的安排,让州泰喜笑颜开。

目前荆州上下都已经知道糜旸不久后要回到益北都督区,而若将益北都督区比作一个小国度的话,那么南郑就等于是这个小国度的首都。

担任这样的县令,不说职权远高于一般的县令。

这更代表着他已经初步进入了,以糜旸为首的政治小团体中。

这怎么能不让州泰感到开心。

州泰连忙对着糜旸一拜道:“多谢君侯。”

在州泰对糜旸谢完后,糜旸见州泰被关押在牢狱中数日导致他全身颇为脏乱,因此他便让州泰先下去好好洗漱一番。

而在州泰告退后,糜旸脑中想着方才州泰为他献的计策,他心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

州泰的计策用来攻打宛城可行,但若是改造一番,将来用来攻打江东,那貌似也是不错的。

想到此,糜旸微微闭上了双眼,他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座名为永安的城池。

他的恩师法正逝世前曾叮嘱过他,要一辈子防着江东。

这句话他可一直未曾忘记过。

想来江东的孙权,也已经收到了襄樊会战的消息了吧。

他会作何反应呢?

正如糜旸所料的那般,在关羽下葬后的数日后,身处永安的孙权亦很快收到了这个消息。

至于孙权为何会在永安呢?

那是因为当初刘备决定要打襄樊一战时,他曾以汉天子的身份下诏,让孙权领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