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八十八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不理智的反应,被众将所阻拦了。

众将也能理解曹真的心情,他们同样对糜旸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与羞辱,可这不代表着他们要坐视曹真白白去送死呀!

在众将的阻拦之下,曹真也恢复了一些理智。

他知道他这样贸然冲杀至城下,只会遂了糜旸的愿。

可哪怕打消了现在就要率大军攻城的心思,曹真看向城墙上那人的目光,还是充满了愤恨与怨毒。

他此生必食鹿肉,寝鹿皮!

极端愤慨之下的曹真,奋力挣脱了众将的束缚。

曹真用饱含怒火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将,口中发出最后通牒道:“三日之内,孤要见到大军营垒建好,攻城器械准备齐全。

若有人胆敢耽搁,孤就让他的三族下去为先帝致歉!”

曹真的语气充满了寒意。

曹真在下完这个命令后,便头也不回地朝着大帐返回。

他深怕自己再多看一眼城头,就会再忍不住要对南郑城发起冲锋。

曹真离去的速度很快,唯有刘晔跟上了他。

在跟着曹真回到大帐后,刘晔便再度进言让曹真答应他刚才的提议。

可是当刘晔的话语刚刚落下之后,来自于曹真的咆哮声就响彻在大帐之内:

“分兵,分兵,现在是分兵的时候吗?

不出一月,今日糜旸的所作所为就会传遍天下,传到陛下的手中,那时候孤若是还拿不下南郑,孤怎么向天下人交待!

若孤在这时候还不集中力量猛攻南郑,还分兵前去汉城,到时候天下人又怎么会看孤!

于子不孝,于臣不忠,难道你要让孤成为不忠不孝之人吗?”

曹真的咆哮声如汹涌的雷霆一般,将刘晔震的脸色惨白。

最后为了不引起曹真的进一步责骂,刘晔只能退出了大帐之外。

走出大帐后,刘晔看向南郑城的方向,他心中不禁浮现起一个疑问:你今日所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就为了宣泄心中的恶气吗?

刘晔心中的疑问,也正浮现在南郑城墙上一众汉将的心中。

他们见糜旸在看到曹真的反应后脸上流露满意的笑容,一时间都搞不懂糜旸今日的所为是为了什么。

诚然他们早就听闻过,他们的这位主君有时会有许多骚操作与恶趣味,但今日在见到糜旸所为后,他们还是不禁刷新了对糜旸的认识。

诸位汉将不禁将自己带入曹真的立场中,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件事——曹真要恨死糜旸了。

不止曹真,恐怕日后天下间的曹氏宗亲,忠于曹魏之人,都会对糜旸的恨的咬牙切齿。

以糜旸的聪慧,他当然不可能会不知道这点,那么他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或许在场众人中,只有法邈一人隐约猜出了糜旸的意图。

见众人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自己,糜旸却是毫不在意。

众人就是少见多怪,想当年他在公安时做的搞敌人心态的事还少吗?

不止搞敌人心态,糜旸发起狠来,连自己人的心态都搞,例如关平与于禁。

想到这,糜旸不禁想念起这两位昔日的同袍。

不过正如众人猜测的那般,他今日的举动,不单单是为了宣泄心中对曹魏积压的恶气。

他有时手段是有些“不拘一格”,但他也不是无聊的人。

他今日所做的事,都是为了大汉的将来。

既然心中有谋划,想让益州援军从定军山来援,那么为了让这个谋划万无一失,糜旸就必须早点为将来打算。

定军山的确是汉军当下破局的关键,但定军山也有着许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定军山上没有稳定的水源。

所以当年夏侯渊根本就没预料到汉军会选择从定军山突破,而在汉军来至定军山后,夏侯渊也及时采取了直接在山脚下寨阻拦的举动。

依照当年夏侯渊的想法,只要将汉军抵挡在定军山上一段时间,那么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汉军势必最后只能选择黯然退去。

定军山上没有稳定的水源这代表着纵算益州援军到来,他们也不可能长久屯驻于定军山上。

必须要为益州援军寻找一处稳定的屯驻地。

而这处地方,还有比汉城更合适的吗?

汉城位于汉水北岸,定军山位于汉水南岸,只要益州援军能顺利到达定军山,他们只要跃过一条汉水,便可轻易进驻汉城之中。

最重要的是汉城距离阳平关与南郑都不远,这就十分方便益州援军进行支援的行动。

因此无论如何,汉城都不能失去。

糜旸知道若不是有上帝视角的话,旁人是极难猜到汉军会采取故技重施的计策的。

这并不是糜旸盲目自信,只是定军山由于缺乏稳定水源且山道难行的特征,选择从定军山行军本就是九死一生的方式。

正常人哪会想到汉军会再度采取这种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