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2/3)

作者:酱油拌历史
州一带。

这两个战区的精锐,现在基本十不存一,无须顾虑。

但除去地方上的精锐之外,曹魏还有一支战力超强的野战军。

那支野战军便是曹操生前留下拱卫曹氏宗亲的洛阳中军!

洛阳中军的战斗力,当年襄樊一战时,就已经在天下间展现过。

若是没有马超的突然出现,襄樊一战的结果,本该就是洛阳中军获胜的。

虽说一支军队能否成为精锐,是可以通过战斗不断培养的。

淮南军也只是安逸太久,才导致战斗力下降,但他们的基础是不错的。

可陇西丢失在即,张郃又哪来时间将淮南军培养成一支精锐之师呢?

这一点张郃知道,待张郃的上书送到洛阳时,曹魏的掌权者肯定也知道。

“在张郃的请求之下,为了速胜街亭一战,逆魏太子曹叡很可能会将洛阳中军调来街亭。”

“洛阳中军战力冠绝天下,非大将军不可胜之。”

姜维在说这句话时,语气中透露着笃定与自豪。

这一点不单单是他的看法,也是大多数天下人的看法。

派其他大将来,不能说一定抵不过洛阳中军,但要是让糜旸来,无疑会将这种战胜的可能性扩展到最大。

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是,相比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有效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才是大汉最重要的战略。

“占地失人,人地皆失:先人后地,人地皆有。”

这个战略由上任大将军关羽率先构思,由现任大将军糜旸完善后正式提出的。

由于两任大将军都是威震华夏的名将,故而这一战略一直被汉军上下奉为至理名言。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战略展现出了十足的优越性。

别的不说,今日一战能取胜,不就是因为梁州一战糜旸大量杀伤魏军关中主力吗?

姜维话语间的自豪感染到了丁奉。

连刚刚加入不久的姜维都对糜旸有着这种自信,丁奉又怎么会没有呢?

片刻之后,丁奉笑着说道:“大将军若至,那自是最好。”

随后丁奉又看向了正在注视姜维的邓艾,他心中暗暗想道:

这二人的脑袋,好像与他的有所不同。

张郃一脸阴沉地回到大营中。

由于张郃的脸色过于难看,马钧在见到张郃回来后,都不敢贸然上前请赏。

今日他所改造的投石车的表现,早就有人私下报给他过。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马钧就一直心心念念等在大营内,想着张郃回来会履行他的诺言。

张郃可是承诺过他,若他的投石车能够击破汉军大营,那他必定为自己向太子请赏封侯!

正因为这个承诺,马钧才连日连夜不眠不休,赶制出改良版的投石车。

但马钧一辈子受到的冷眼太多了,他自然懂得察言观色。

在看到张郃的脸色后,他没敢说出请赏的话语。

可惜马钧懂得自制,张郃却在见到马钧后,心中的怒气却不由得对着他发泄了出来。

“你告诉过孤,投石车一定能击破敌军大营,但结果呢?

若是你的投石车移动不至于那么缓慢,孤又何来今日之败!”

张郃知道今日之败,原因在于淮南军,更在于满宠,甚至满宠自己还失手被擒。

可因为忌惮曹休与满宠背后的势力,张郃不能明着数落他们二人。

心中的怒气又急需找到一个发泄口,那么站在一旁看起来敦厚又无背景的马钧,自然是最好的对象了。

马钧实在没预料到张郃会将今日战败的责任归咎到他身上。

早在改良后的投石车完工之日,马钧就提醒过张郃,改良后的投石车虽威力倍增,但相对应的移动速度亦会更慢。

明明自己有提醒,又怎么能将战败的责任怪在自己身上呢?

马钧本想开口为自己辩解几句,可话没说出口,马钧便突然意识到张郃为何会将责任推在他身上了。

原本由于之前张郃对他礼敬有加,马钧还以为张郃与旁人不同。

可现在看来,张郃与那些用他时赞他为“天下之名巧”,不用他时便讥讽他为“天下之奇淫”的人,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想到这,马钧停止了为自己辩解的打算。

他对着张郃缓缓一拜后,便心灰意冷地走出了帐内。

来到帐外后,马钧看着广阔的天空,心中不免悲凉:天地虽大,却始终无他立身之地。

他的明主,到底在哪里呢?

张郃只是冷眼看着马钧落寞的离去。

在马钧离开大帐后,张郃想着今日战败的全过程,他就忍不住气的狠狠拍了一下桌案!

不过在冷静下来后,张郃还是尽快取来一封空白的文书,并提起毛笔快速的在文书上书写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