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5章 建奴败逃(2/3)

作者:物语000
陷入了绝境。

史书上的记载是,城中“炊骨析骸,古所未闻。

就是把人肉割下来,把骨头当柴烧,烤熟了吃。

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空气中弥漫着焦尸的味道,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十月七日,祖大寿正在军营巡视,一个军官来到跟前,交给了他一封信。

信是皇太极用箭射到城里的,内容是劝说祖大寿为城中百姓和士兵着想,开城出降,祖大寿看后,冷笑一声,将信撕成碎片。

皇太极没有死心,在十月九日再次给祖大寿写信,祖大寿这次根本就没看,不予理睬。

这时候城中的形势更加严峻,城中3万军民少了1万,这些人不是被活活杀吃了,就是饿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中守军的日子越来越难熬,该吃的人都几乎吃完了,总不能明军自相残杀吧。

又过了18天,祖大寿终于下了决心,要背叛大明向皇太极投降。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斩杀誓死不降的何可纲,命令心腹打开城门,率众将投降。

至此,大凌河之战宣告结束,也让明军在辽东精锐尽失,再无能力镇守辽东。

大凌河之战,在整个明朝历史上算是最惨烈一次,锦州城里约有有近万人被吃掉……

……

这次大凌河之战和历史上完全相反,明军依靠猛烈的炮轰,完全碾压建奴,半天时间就拿下大凌河城。

防守大凌河城的爱新觉罗屯齐,只好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出大凌河城,但大凌河石桥已经被大明水师炸毁,他只能逃往乳峰山和多尔衮会师。

在神武皇帝御驾亲征下,明军兵分三路出击,还有三支水师及时提供支援,把建奴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乳峰山

明军分别从三个方向攻破建奴最后一道防线,大军直逼建奴中军石头城。

多尔衮已经率领正白旗和正黄旗撤离,留在石头城阻击明军的任务,他交给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

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无奈接下这个烂摊子,在接手之时他就已经感觉到不妙,他担心皇太极的围点打援会失败。

他先一步送走部分文官,同时也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尽管如此,可多尔衮还是低估了现在明军的实力。

他以为在镶黄旗的阻击下,他们可以安全撤到大凌河城,八旗军可以依靠大凌河城来阻挡明军的追击。

明军虽然战斗力远超从前,但大凌河城背靠大凌河易守难攻,明军没有水师支援,想过大凌河肯定要付出巨大代价。

可镶黄旗能挡住进攻的明军吗?

若没有虎贲军和龙腾军参战,建奴镶黄旗一万多人马绝对能挡住贺人龙杨国柱吴三桂等总兵联军。

可虎贲军和龙腾军这次却同时参战,英俄尔代率领的镶黄旗这次注定要当炮灰。

正白旗走了,正黄旗也走了,唯独留下镶黄旗断后,多尔衮要求英俄尔代至少要挡明军一天。

英俄尔代又不傻,他当然知道多尔衮在丢卒保车,正白旗是多尔衮的人,正黄旗有皇太极的御营,镶黄旗便成多尔衮唯一的选择。

可作为皇太极最忠心的奴才之一,镶黄旗旗主英俄尔代别无选择,担心有人骂他不忠,他甚至都不敢抱怨出声。

多尔衮率领建奴主力走后,英俄尔代呆愣半晌才说道:

“传令,城内留守所有人员出城列阵,一定要挡住明军半天,半天之内死战不退!”

镶黄旗固山额真何洛会急忙上前低声说道:

“大人,我们依靠石头城应该能守一天,等睿亲王他们过了大凌河,镶黄旗就可以立即突围,明军火器极为犀利,若出城列阵能否守住半天都是问题,请大人三思……”

英俄尔代岂能不知道守在石头城里更加安全,可他们镶黄旗的任务乃是拦截明军,睿亲王还下了死命令。

若守在石头城里,明军肯定直接绕城继续追击多尔衮,要阻挡明军追击,他们唯有守在在多尔衮他们撤退的山口。

英俄尔代一挥手,让其他建奴都退下,随后叹口气道:

“皇上不在了,现在情况和之前已经完全不同,若让明军快速追上大清主力,我们回去能有活路吗?睿亲王肯定毫不犹豫斩杀我等。

一旦我等被降罪斩杀,我们的族人都会变成别人的奴隶,为了大清和吾等族人,与其回去被多尔衮斩杀,不如战死在沙场。

记住,为了最后能有更多人活着离开乳峰山,第一阵先上旗丁和阿哈以及野人,镶黄旗蒙军打第二阵,汉军有火器,把他们埋伏在前方道路两侧,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