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自以为没有吃亏。 可李铭不知道的是,百亩地李铭花了二十万,这么多钱,赖勇却一分钱也没有给村委会,而是全部放在了自己的腰包里。 有人说,这怎么可能? 没错,不仅可能,而且还很容易。 只要你是村长,你就可以办到。 赖勇透过窗户看到李铭走后,转身回到了办公桌,从抽屉里重新拿出来两份合同。 先是伪造了一份自己一年前就承包了李铭现在租用的那片土地的合同,随后又伪造了一份自己将土地转租给李铭的合同。 而李铭跟他签订的这份真正的承包合同,则被赖勇笑吟吟的扔到了保险柜当。 村委会的账目虽然名义上是公开的,可是赖勇身为村长,用假账做真账,谁又能知道呢。 …… 李铭离开了村委会的大院后,心里面想着自己需要雇佣一些劳动力。 李铭可没有想过,自己要亲身去参与种地。 不同于城市人对于农村的向往,在深山老林当工作了年的李铭,十分烦感农村。 夏日到来,且不说种地时炎热的天气,最让人恐惧的是稻田地里面的花蛇和癞蛤蟆,这东西你想除都除不掉。 巨大的癞蛤蟆有半块砖头那么大,而且全身是癞,一跳半米多高,一旦触碰到,皮肤立刻出现大量红斑,痛痒难忍。 而靠近山区的蛇类,经常以死人坟冢做窝,往往这样的蛇都是将近两米长的大蛇,根本不怕人,虽然无毒,但是他盘踞在稻田地当,你敢过去? 其他的虫子更是数不胜数,李铭种地完全是为了赚钱,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李铭宁愿一辈子都不来农村。 迈步来到村子当,李铭询问一群坐在大树下打扑克的老农,谁家有富余劳动力。 本以为招工会很困难,没想到李铭轻易的就招到了农民。 询问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李铭种地的时间已经太晚了,都已经到了六月的上旬,此时村子当的大部分农民都结束了自家农田的工作,进入了农闲时期。 老人们岁数大了没办法外出打工,听到李铭招工,就都跑到李铭这来搞兼职。 得知李铭要种百亩的稻田地,一个六十多岁面容憨厚的老者对李铭说道:“李老板,除非是用德国产的十二排插秧机,否则我们村子里的劳动力加在一起,一个月之内也种不完这百亩的土地。” 湘南的晚稻最迟也要在六月底种植结束,否则就无法在秋收时期长成。 听到这话,李铭询问道:“你们都有谁会操作这种机械。” 这回应征的人少了不少,看了看面前这些最年轻也是十多岁的老头,李铭勉强在其选了十个看起来比较壮硕的,那个面容憨厚的老者也在其。 看出来这个老者在这群人地位也挺高的,李铭笑着问道:“老大爷,您怎么称呼。” 已经应征的常振海笑着道出了自家名讳。 李铭问道:“常大爷,这德国产的十二排插秧机多少钱一辆。” “十万。”常振海看出来李铭对种地是一窍不通,继续说道:“不仅需要插秧机,还需要播种机,一台也需要十多万元。” 水稻种子如果直接种在地里的话,很容易出现不出苗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民都会先在土地里面进行育苗。 地少的农民都是买一台手持式播种机,在一条田垄当播种后,用塑料薄膜盖上,增加成功率。 李铭种植的土地面积太大,手持式播种机速度太慢,需要购买大型的播种设备。 通过和常振海的讨论,李铭才知道,想要正常的种植一季水稻,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因为李铭购买的土地,已经抛荒许久,想要种植还需要犁田机,同样,也需要购买大型的设备,不然时间不够用。 林林总总算了算,想要在六月底前完成所有工作,李铭至少需要投入一百万来购买设备。 看了看自己兜里还剩下的不到十万块钱,没办法,李铭只好将手里那株已经培育到了百多年的野山参拿了出来。 让常振海等人在村子里等自己一天,当天下午坐飞机去了一趟上海,将野山参作价200万卖给了上海的一个老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