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千三百七十三)决战序曲(1/3)

作者:银刀驸马
(一千三百七十一)初遇“绝天”

和中太平洋部队一样,太平洋舰队的其它作战部队也都是这样由快速而强有力航母特混编队和两栖作战部队组成的突击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能够重建这样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完全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工业产能和高素质的人力,说明美国已经从最初的打击当中完全恢复了过来。

现在,美国针对中国的反攻已经开始。而从中太平洋方向的进攻,从马绍尔群岛开始。

站在“独立”号航空母舰舰桥上的斯普拉格少将和许多军官一道,举着望远镜,警惕地注视着海面的情况。

对美国海军来说,这里是充满了死亡气氛的危险之地。

如同中太平洋的其他许多岛屿群一样,马绍尔群岛也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每个比较平坦的珊瑚岛都处于暗礁环抱之中,暗礁的内侧形成一个个礁湖。马绍尔群岛由三十余个环礁组成。这些环礁构成的岛屿多数都可以修建机场,象吉尔伯特群岛、东加罗林群岛和威克岛都有华军岸基航空兵的机场。马绍尔群岛有一条借助于岛屿可以逐步接近的路线。如同俾斯麦群岛一样,马绍尔群岛也位于所在岛链的西北端,这个岛链的东南端是萨摩亚群岛,在岛链的中间,有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即图瓦卢群岛)。华军在萨摩亚群岛和坎顿环礁同样建有航空兵基地。坎顿环礁位于萨摩亚群岛以北,吉尔伯特群岛以东,与这两个群岛的距离均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绍尔群岛被中国控制,自197年以来,马绍尔群岛一直不准外国人进入。在对外封锁的时间,中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把这些岛屿建成为一座座坚固的要塞。据美军的情报机构分析,马绍尔群岛至少有10个航空兵基地(只是推测,根本无法证实)。自第一次太平洋会战和“中途岛-珍珠港”战役结束后,美军再未能进入这一海域活动,而且美军在马绍尔群岛附近也没有什么机场可以用飞机对这一海域进行侦察。只有美国潜艇偶尔出现在这里,进行偷偷摸摸的侦察活动。

由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能够使用的地面部队,有很大一部分部署在各个基地担任防御任务,中太平洋部队的实力虽然已经逐渐加强,但其总兵力离作战计划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另外,在1944年的夏季前后,谁也不知道在星罗棋布的华军“史司防线”要地附近应该怎样使用航空母舰去对付华军的岸基航空兵。同时,到这时为止,美军还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关于登陆作战方面的经验。在此前,美军所实施的几次登陆作战都是在无设防或防御薄弱的海岸实施的。因此,华盛顿和珍珠港的参谋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进攻马绍尔群岛应该采取“逐步接近”的方式,使美军的岸基航空兵能够进行充分的空中侦察,并与航空母舰上的飞机相辅相成,协同作战。

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想要实行这种“渐近”的作战计划对美国海军来说并不容易,由于马绍尔-吉尔伯特-萨摩亚岛链与所罗门群岛大致平行,这个岛链一直是华军关注的重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军立即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并在马金环礁修建了机场,把这个群岛变为对东南太平洋进行侦察的一个重要基地。美军曾派潜艇运送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偷袭了马金环礁,使华军误以为这可能是美军要在此登陆的前兆,因而加强了这里的防御。由于中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实力刚刚得到恢复的美国海军不愿意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同中国海军再来一次赌博式的海上决战。因此美国海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个类似日德兰海战式的计划,即以轻型快速航母组建的分舰队作为“诱饵”对马绍尔群岛进行“打了就跑”的袭扰性空袭,而面对这样一直力量有限的舰队,中国海军肯定不会出动主力舰队,更可能是的派出一支具有一定力量和规模的分舰队前来迎战,而这时美国海军则出动主力航母舰队攻击,一举消灭这支华军分舰队,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然后大举进攻马绍尔群岛,实施强袭登陆作战,逼迫中国海军主力前来在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决战。

而在这个作战计划当中充当“诱饵”的,便是斯普拉格少将率领的这支快速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太平洋舰队第17特混编队。

第17特混舰队的主力是“独立”号、“贝劳伍德”号和“普林斯顿”号三艘轻型快速航空母舰,这三艘航空母舰都属于“独立”级。

由于在大战中损失惨重,美国海军急需大量的航空母舰服役,而新造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无法迅速满足战争的需要因此美海军着手将船型适合作航空母舰的九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建为轻型航空母舰,并重新定型为“独立”级航空母舰,“独立”级九艘航空母舰均为纽约造船厂建造。

“独立”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1495吨,满载排水量为1500吨,舰长18964米,宽74米,吃水78米,最高航速15节,15节航速时续航力为1500公里,载机量45架,配备有雷达和高射炮。作为轻型高速航空母舰,“独立”级和“埃塞克斯”级舰队航空母舰一起,成为了目前美国太平洋舰队航母编队的主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