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一四章 大珠小珠落玉盘(2/2)

作者:
盟会和地下党的地方工作人员活动。负责护送的战斗连已经和隐蔽在村子里的地方工作人员接上了头,队伍一进村就安排宿营,放出了岗哨,准备天黑的时候再向西走、过公路、铁路和汾河。只要一越过同蒲铁路,渡过汾河,就安全了。梅莹和几个女同志住在一起,衣服都没脱,挤在老乡家的土炕上倒头就睡。一直到中午时分,才睡醒。刚洗把脸,苏哲就找来了,这次是要和梅莹谈谈易卜生的《**之家》,讨论娜拉该不该离家出走!这是讨论妇女解放问题,在这个时候的中国,依然有现实意义。不过,这是在行军途中,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讨论这些问题,显得很不合时宜。梅莹是个有文化的年轻姑娘,本身就很独立。不然的话,她也不可能中断学业跑回华北参加抗战。而且,她此时已经是有实战经验的八路军女干部了,闲暇时停苏哲讲讲上海的电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小说,也还真的是长见识。但是苏哲来找她谈娜拉该不该离家出走这样的话题,她不感兴趣。因为,那是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也符合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女***的实际,但不符合她的实际。梅莹看着苏哲热切的脸,说话又急又快:“苏哲,你有时间研究易卜生的戏剧,还不如好好做个曲子,写个好歌,就是专门歌颂我们八路军打鬼子、除汉奸的歌,让战士们和老乡们唱着提神鼓劲儿!”苏哲有点茫然,说到:“音乐是高雅艺术,打打杀杀怎么能写进音乐?”梅莹一听就笑了,说苏哲愚的可爱,音乐是高雅艺术,难道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电影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艺术了?小鬼子都把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占了,连上海的电影都拍摄抗战片了,八路军的音乐家怎么就不能写歌颂八路军抗战的歌曲呢?好象是担心苏哲听不进去,梅莹就开始讲她参加的几次战斗故事,而且还讲的特别详细,娓娓道来,一心想让苏哲从中受到点感触,寻找点灵感,找一点素材!梅莹说话的特点是特别清脆,声音和黄鹂鸣啭一样,又快又急。一般北方人和她说话,她说的快的时候,都很难听清楚。偏偏这声音落到苏哲耳朵里,那都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成了泉水叮咚,简直是天籁之音!梅莹说的清楚,苏哲却听的迷迷瞪瞪,还没从美的享受中清醒过来。看见苏哲一脸痴迷相,梅莹忽然迷瞪过来了,这苏哲天天找她聊,原来是看上她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梅莹的俏脸登时就板了起来,一脸寒意,不再理苏哲了,丢下一句“你走吧,我很忙,不要再来找我了”,就转身忙自己的去了。苏哲也清醒了,听明白了梅莹话里的意思,脸上就有了羞惭之色,呆呆地站在院子里出神。直到房东大嫂过来问苏哲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事儿,苏哲才深深地看了一眼梅莹她们住的房子,失魂落魄地走了。这天晚上,干部队在战斗连的护送下,又出发了,朝着同蒲路方向而去。**.1...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