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零六十一章 你看见山峰,他看见山脉,菲碧看见板块(3/4)

作者:笑猪黑
了现在,社会的文化割裂现象也十分明显。而美国可以通过观察欧洲是如何进一步融合不同文化体系,来为自身的国家凝聚手段和提供经验。而这一派对于亚洲的想法,则是认为应该维持亚洲传统的国家和文明疆域,误会像菲碧设想的那样加速制造隔阂虽然菲碧是黄种人,但是之前说过,菲碧所在的上层阶级,对于种族的看法并没有中下层那么顽固,否则也不会有菲碧被收养并被视为自己人的事情了,在这个阶层里,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是否有帮助整个阶层继续占据优势的能力。

虽然大家都倾向于欧盟必须被拆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欧盟存在时间可以适当演唱一些,这种看法在目前是主流,但是菲碧对此的评价是:如果欧洲真的成功融合多种文化和价值观,那么在未来的可能的地球联合政府之中,欧洲比美国将会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因为别的国家都会看到欧洲在这方面做出的成就。所以,美国无论如何都要破坏欧盟,而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美国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比压制亚洲还重要,因为亚洲人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成就,他们依然是亚洲人,是被美国驻军和驻军道家门口的亚洲人。而就算亚洲人成了世界第一,西方世界的领导者仍然是美国,而如果欧盟成长起来,美国将会被欧洲彻底压制。

在这个问题上,菲碧认为美国同样需要在欧洲找到真正的盟友,而她看上的便是大家又爱又恨,堪称搅屎棍界鼻祖的国家英国。

当然,看好英国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美国同样一直在警惕着,并试图拆散的英联邦没错,实际上美国同样也对英联邦充满了敌意,但是目前来说,这个联邦的凝聚力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所以暂时被归类于很久以后处理的类别之中。

所以菲碧获得英国爵位这件事,其实也算是新的外交集团为了未来所走出的重要一步,在过去,美国确实努力过,试图让英联邦变成美联邦,但是显然英联邦成员国全都不买账,因为英国有皇室,没有啥都没有。于是美国只能走试图控制英国,把英国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船上,进而间接地控制英联邦的路线。

而控制英联邦,必须需要一个很好的媒介,在过去,英国人一直严防死守,使得美国的资本势力就算和英国贵族联姻,却也不会有多少话语权。但是前面说过,英国一直在持续衰落,而当年的马岛海战时期,英国的快速反应其实就是为了向英联邦成员国,尤其是穆斯林世界的成员国展现其武力,借机维系英联邦的存在。不过,马岛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爆发了第五次中东战争,顿时令英国利用马岛海战树立形象的计划落空了准确的说,是英国的形象再次因为偏向以色列而遭到削弱。从那次之后,此英国不得不更加向美国靠拢,也就是在那之后,美国才算正式地可以把手伸进英国一直严防死守的英联邦之中。

实际上,从时间点上来看,第五次中东战争的起因,也就是在英国发生的以瑟列使馆爆炸案,更像是美国人的手笔,而以色列则是在这次扮演的纯粹是制造事端的打手的角色……当然了,菲碧看过的文件中,并没有涉及此事的记录,但是谁都知道,国会档案馆并不会保存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记录,所以菲碧依然对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因果存疑,因为在她看来,虽然没有行动记录,但是从国会的档案记录来看,那次之后,美国忽然就可以插手许多的英联邦国家的事物了,从结果来看,美国真的是最大的赢家。英国虽然赢得了马岛海战,但是从战略上讲,英国被算计得死死的……

当然,菲碧不会为那些死了都被当成棋子的人伸张正义,毕竟那不管她的事,但是她知道并不仅仅只有她才精于这种战略布局,在以后做决策时,她自然就会做出更多的推演,避免被人也算计了。

至于说马岛海战的表面战略和深层次战略是否真实,只能说,很多事情就算亲眼见到了,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国家之间的尔虞我诈,纵横阖捭呢?

但就算是这样,美国也仅仅是把手伸进去,英国人一直在各种涉及英联邦的事物上扯美国的后腿,像是之前说过的,大西洋漂浮者修建期间,英国帮助亚洲某国潜艇部队抵近侦查的事,同样也是在试图对美国人的计划扯后腿菲碧选择大西洋漂浮者的部署位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对美洲和非洲的英联邦国家的航道进行控制,因此当时英国人帮助亚洲国家之后,五角大楼和菲碧都没有对此表示愤怒,反而都有些欢欣鼓舞,因为这证实了菲碧的大西洋漂浮者的位置,确实让英国人很难受。

因此,英国人肯定会更加倾向于合作而不是对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英国知道是博格李特家的菲碧继承爵位之后,他们也同样有些暗暗欢喜。因为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和昂克劳德的埃布伦进行更密接接触的最佳桥梁,所以尽管菲碧的表现有些不太尊老爱幼,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英国人想要事后追究菲碧,甚至连皇室都认为,菲碧是英国贵族阶层里有思想、有决心和意志力的新鲜血液。

当然了,菲碧也并不是为了罗雷克家族而故意怼王室,而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来加强王室和整个贵族全对她这个来自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