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 同仇(1/3)

作者:张木凌寒
在守卫的的带领下,易未忆穿过了几条长廊,里面奇花异草、亭台楼阁、水池清泉、雕梁画栋,好不气派。

两人在山庄里走了好一阵,终于来到了一处用于会接宾客的地方,那守卫回头对易未忆说道:“请公子在此处稍后。”

说完,便唤来两名丫鬟,有匆匆的离开往大门奔去,把易未忆留在原地等候,见到了易未忆正焦急变得立在庭院的石阶上,那两名丫鬟装扮的女子含笑吟吟的走来,右边的一名白衣幼女,轻声说道:“公子久等了,请随我来。”

说完,两人恭恭敬敬的将易未忆领进门去了。

“公子,请等候一下,我们主人稍后就到。”一个丫鬟彬彬有礼的对易未忆说道。

另一个丫鬟有捧上了一杯热茶,递给易未忆说道:“公子请先喝茶等候。”

易未忆接过茶起身连声称谢,两名女子相继退去,易未忆端起茶水,小饮了一口,顿时觉得一缕清香沁入脾肺,整个人神清气爽的。

那是云南盛产的普洱茶,相传普洱茶是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曰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所提及的茶王树便是最古老的普洱茶种。

宋时朝李石在《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藏省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容景。

元朝时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算是个比较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曰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藏省、疆省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藏省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文化,好木技,民间称其“木匠皇帝”之名,极慕茶道,时至如今,已是天启三年,由于受到重视,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民间也喝茶成风,好茶者皆视普洱茶为珍宝,为其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普洱茶的著名的茶山和寨子:景谷、易武、攸乐、布朗、班章、南糯、勐宋、景迈、邦崴、千家寨、刮风寨、麻黑寨、镇沅、无量山、勐,更有诗赞曰:“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足以见普洱茶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易未忆饮用之后,只觉得一缕馨香,自咽喉处随着食道注入体内,逐渐在体内散尽,能轻微的刺激的身体的神经,使之处于一个轻度兴奋的状态,喝完之后,唇齿留香,香味经久不散。

忽然,那两个丫鬟又出现了,她们掀开侧门垂下的珠帘,走出一个女子,易未忆将茶杯放在桌面上,连忙起身,迎面走去,看清了那人的相貌。

那女子身着淡黄色天香缎留仙裙,象牙白丝质绸带曼舞腰际。懵懂而灵动的灵珠泛着珠玉般的光滑,不染一丝世间的尘垢,如蒲扇般微微翘起的睫毛更衬出眼眸无可遮挡的耀眼光芒。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如樱花般的冰肌更显诱人几分。三千墨丝,披撒及腰际,皆用檀木梳梳理得柔顺而飘逸,乌黑发亮。简单地挽一个流云髻,斜插一支镂空银质簪,点缀些许淡粉蕊质珠花,几缕发丝却柔顺地紧贴脸颊两侧。

易未忆细目望去,看清了那女子的容貌,自己认得那人,是一名漂亮女子,正是洛月梅,洛月梅来到了易未忆的面前,易未忆看着她,浑身都透着一种不俗的气质,上前彬彬有礼的说道:“洛姑娘,在下易未忆。”

洛月梅见了易未忆脸上快速掠过意思羞人的红晕,柔声说道:“易公子,我们是见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