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拿着千里镜站在一艘西式帆船的船头上他举起千里镜向着南京城北门望了片刻转身询问一名士兵:“刚才是怎么搞的?为什么炮弹飞过城墙但就是打不中?”
那士兵道:“回长公子刚才我军所用的是老式大炮而且炮弹也是旧的火药则是那些存放了多年的准头自然比不得那些新式大炮。”
郑森问道:“为何使用旧炮?昨天不还是用的新炮吗?”
士兵道:“这个……这个是将军下的命令今日一早您去岸上办事的时候将军就下达了使用旧炮的命令您刚刚才回来小人还未来得及禀报。”
郑森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喃喃道:“奇怪昨日黔国公不是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吗?为何父亲会下这个命令呢?”
郑森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他最终还是决定去向父亲问个明白。
郑芝龙的座舰离郑森的船不远小船只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到了。郑森上了大船就看见郑芝龙站在船尾向东方眺望。郑森走过去轻声说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郑芝龙扭过头来笑着说道:“怎么?你不在船上指挥前队放炮跑到我这儿来干什么?”
郑森不敢隐瞒立即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出乎郑森意料的是郑芝龙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郑森拉到身边指着长江上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感慨道:“你看这么多的船!这都是我一点儿一点儿积攒起来的。想当年我十八岁时孤身一人前往香山澳(澳门)去投奔舅父那时我身上只带了十两银子就乘着一艘破渔船。在香山澳我不仅学会了拂郎机话(葡萄牙语)而且还在舅父的熏陶下入了洋教我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年一共也只积攒下三十五两碎银。后来我押货随船抵达日本在那里认识了颜思齐我们一共二十八人拜盟兄弟在这二十八人中颜思齐被大家推为盟主。
颜思齐常常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在活着时干一番事业那么就算是白活了。当时我们就商议与萨摩藩、加贺藩协作在天启四年八月十五日起事推翻幕府不料走漏风声幸亏我的岳父大人前来报信我们才得以逃脱。后来我们就乘船到了台湾在那里扎下根来。我们在诸罗山建筑山寨安顿士民后来从漳州、泉州跑来很多人我们的势力就渐渐大了起来于是将山寨分为十寨我也是一个寨子的寨主。
一年之后颜思齐死我就被推为领。从那以后我便一步一步的扩充实力一边大建舰船一边从福建移来大批饥民。崇祯元年朝廷招安我就更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海上称霸了凡是在南海航行的船舶必须有我郑芝龙的旗号才可以通行可以说整个台湾、整个南海都是我郑家的!”
郑芝龙停下话望着郑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么多吗?”
郑森道:“父亲是想让孩儿知道创业艰难。”
郑芝龙满意的点点头道:“是啊!创业艰难这句话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难啊!其实在我看来创业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守业!”郑芝龙拉着郑森的手走进船舱。
郑芝龙将船舱的舱门和舷窗关好他拿起一把匕将其交给郑森说道:“这把匕是当年‘廿八兄弟盟’结义时的信物一共二十八把但现在却只剩下不足十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郑森犹豫着说道:“孩儿以为是……”
郑芝龙道:“你别说不出口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追名逐利是人的天性!没有什么不好说的!在我的船队里呆了这么久相信你也一定听说了一些事情。是的那些底下的传闻都没错其实这些人都死了!为什么他们会死?因为他们都想得我的家业!凡是想谋夺我的东西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上岸!”
郑芝龙拉着郑森坐下说道:“今日我下令用旧炮轰击城墙不为别的只为保存实力只有保住了实力才能保住家业。那些新炮虽好但价格昂贵而且目前我们还造不出来这么好的长管炮况且这些新炮用的次数过多的话也会损坏那些开花弹十分昂贵不到紧要关头不可轻易使用。我就是要让史可法、沐天波他们耗尽实力等他们打不动了等他们与潞王拼得两败俱伤之时我再出来轻松收拾他们。你现在懂了吧?”
郑森道:“可是孩儿总觉这样有些不妥……”
郑芝龙道:“有什么不妥的?象我们这样在海上漂泊的人要想不被别人算计就要天天想着算计别人!”他望着郑森的脸问道:“你现在还在跟着陈鼎学四书五经吗?”
郑森点头道:“是孩儿仍在学只不过没以前那么勤了。”
郑芝龙道:“还在学?不行!现在你就把那些没用的东西扔出去老老实实、一心一意的跟着我在海上打拼。我们郑家的家业不是靠读四书五经得来的而是靠着刀枪棍棒、大炮火药打出来的!你回船上之后就把那个陈鼎给我轰走我最见不得的就是酸儒。”
郑森闻言立刻站起来在郑芝龙面前跪下说道:“请父亲恕孩儿不能从命。”
郑芝龙奇道:“那是为何?”
郑森道:“那陈鼎是钱师傅为孩儿请的先生钱师傅是孩儿的授业恩师孩儿恐不能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愿。”
郑芝龙冷脸道:“那你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