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227
载漪奉西太后口谕,他在端王府大摆宴席,欲请英、法等各国使臣至王府赴宴,求得他们的支持。
请柬也发了,宴席也准备了,只是客人一个也没有到。
载漪很失望,他更害怕,担心洋鬼子坚决站在光绪皇帝那一边,担心他们公然反立溥携为大阿哥。
载漪求见西太后,西太后听罢,脸上布满阴云,她气恼的说:“没用的东西,连这小小的事情都办不好,你还能成什么大器”
“老佛爷,那些洋鬼子也欺人太甚,他们不但不赴宴,还说什么:西太后独断独行,我们会给她点颜色看看的。这些混账东西太气人了”
西太后听罢,她怒不可遏,啪地一声,她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她大吼道:“给我滚下去”
载漪深知西太后的脾气,他吓呆了,李莲英连忙使了个眼色,载漪连滚带爬的“滚了下去”。李莲英上前为西太后抚了抚胸口,他低声劝慰:“老佛爷,生这种人的的气不值得,端王爷有无德无能,他不配惹老佛爷生气。”
西太后拉着宠监李莲英的手说:“小李子,还是你乖巧。哀家不是生载漪的气,哀家是气洋鬼子目中无人,他们凭什么反对哀家。立大阿哥是我大清朝的事情,求他洋人支持干什么”
小李子摸透了主子的脾气,他知道西太后一向口是心非,她越遮掩,越是她欲求的。于是,小李子说:“老佛爷言之有理,不过,若洋人能表个态,立大阿哥岂不更顺利。”
“可是,他们很强硬呀”
“这不难,朝中有一个人可以打通关节,此人与外国公使关系甚密”
“你是说:李鸿章”
“奴才以为此人可用”
西太后点了点头,自从甲午战争以来,李鸿章便郁郁不得志,先是光绪皇帝迁怒于他,恨他签了马关条约,后来变法维新派又打击他,他求救于西太后,西太后也冷淡他。今日的李鸿章不过任个闲职。
“李鸿章遭国人唾沫,他早已心灰意冷,他肯出面帮朝廷吗”
“肯他一定会帮助朝廷的”
“你这个奴才,怎么这样肯定”
西太后惨淡地笑了一下,她拍了拍小李子的手。李莲英一脸的媚态:“老佛爷,奴才虽不敢参与朝政,但可以冷眼旁观,奴才认为李鸿章如今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时刻都在伺机再起。”
“哦,你的见识还很深”
“老佛爷,您想一想,李鸿章是什么人他是一个功名利禄思想很重的人。他年轻时便及第,中年封疆,后又任北洋大臣,如今虽然已年迈,但他不甘于失败,一有机会,他会竭力表现自己,为老佛爷卖命的。”
西太后不由得不点头,她笑了一下,说:“好个奴才,你若不是公共,哀家一定会赏你哥一、二品官爵,你也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只可惜”
西太后不再说下去,小李子黯然伤神,他悲哀地说:“只可惜奴才是个阉人”
西太后谕令荣禄去找李鸿章,希望李鸿章能做通洋人的工作,使外国公使支持西太后的立阿哥之策。
荣禄一向无条件的执行西太后的命令,他马上找到了备受冷落的李鸿章。
荣禄至李府,李鸿章顿感蓬荜增辉。李鸿章被冷落了几年,今天,他突然间看见了曙光。
“荣相,请坐请坐”
“李大人,久违久违”
荣禄的到来让李鸿章欣喜万分,他知道荣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荣相,请用茶上等的龙井”
“谢李大人荣某今日有事相商。”
“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李大人是明白人,你也一定听到过朝中议论最多的是一件新鲜事儿吧”
荣禄在探问。李鸿章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暗恨光绪皇帝迁怒与他,当然也恨西太后没有保护他。
如今,西太后一手遮天,他必须识时务。
“这个”
李鸿章沉吟着。荣禄进一步挑明:“皇帝体弱多病”
“臣以为太后之举措英明无比”
“何以见得”
“皇上龙体欠安,况且已过而立之年尚无子嗣,天下人为之担忧。”
“可是,不仅朝中有人反对,外国公使也态度冷淡。”
李鸿章明白了,荣禄是令他去做外国人的思想工作。
李鸿章满口答应:“小弟与外国公使尚有往来,可以试一试,他们也许会转而支持老佛爷。”
“事不宜迟”
“小弟明白”
李鸿章仗着与几个外国公使私交甚密,他跑到了英、法等国大使馆,去说服他们支持西太后。
可是,他没有成功。
外国公使一致说:“大清国的内政,我们不便于干预”
李鸿章带着愧疚来到了荣禄面前,他说:“红章实在无能,乞荣相在老佛爷面前替红章开脱,求老佛爷开恩。”
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