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本章免费
战斗打响后,进攻巡抚衙门的敢死队员个个奋勇争先。敢死队中还有女队员尹锐志、尹维俊两姊妹,她们手持土炸弹,率先冲进巡抚大堂。清兵几乎未加抵抗即投降,浙江巡抚曾韫被起义军活捉。战斗进行到5日的夜间,杭州全城为起义军占领。
上海已在11月4日攻下清军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江南制造局而宣告光复,并立即宣布独立。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上海绅商及会党的代表,拥戴陈其美为沪军都督。
杭州光复后,蒋志清即回上海。陈其美让蒋协助他整顿革命军,维持上海治安。陈又叫上海商团捐助4万元,用这笔钱组建了沪军第5团,任命蒋为该团团长,隶属黄郛为师长的第2师。
陈其美、黄郛和蒋志清是同乡,又是留日的同学,情投意合。陈其美为了培植个人核心势力,于是3人换贴拜把子,结为盟兄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胜利角度讲,它推翻了清朝政府,埋葬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破天荒地在中国(当时在全亚洲也是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和促进了民主精神的高涨,并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但使中国人民“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而且“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说明辛亥革命是具有伟大世界意义的。
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当时,北京的清廷还存在,皇帝还没退位,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府相对峙的政治局面。清廷的主要军事力量--北洋军,在这次革命中并没受到耗损。清廷新任命的内阁总理、掌握北洋军柄的袁世凯,正在玩弄狡黠的两面手法。他一面调北洋军进攻南方的革命军,迫使革命党人把共和国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一面用南方的革命形势逼迫清廷退位,以窃夺辛亥革命的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又面对袁世凯这样凶恶、狡诈的敌人,革命党人正该精诚团结,一致对敌。可是,这时候竟发生了同盟会及光复会着名领袖陶成章被暗杀的事件。暗杀陶成章的主谋竟是陈其美,直接策划者是他的亲信、拜把兄弟蒋志清。
1912年1月,正当浙江省革命党人众议拥戴陶成章任浙江督军之时,陶因病住进了上海的广慈医院。蒋志清收买了光复会叛徒王竹卿,于1月14日深夜2时,潜入陶的病房,对准陶的太阳穴开抢,陶当场毙命。
陶成章被刺后,国内震惊,革命党人尤为愤恨。浙江都督府悬赏三千缉拿凶手。因陶在上海被刺,作为沪军都督的陈其美不得不装出样子,也悬赏一千元捉拿凶手。孙中山也指示陈其美一定要缉拿凶手归案。陈怕事情败露,让蒋志清逃避到日本去。于是蒋以出国深造为名,把沪军第5团团长的职位让给张群,于1912年2月,第三次东渡日本。
蒋志清参与刺杀陶成章这一不光彩行为,蒋的老师毛思诚在所着《民国十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中,为蒋做了如下开脱:“陶成章……蓄意破坏同盟会……抹杀孙黄历史……权公私利害,决先除陶,以安革命全局。事后自其罪,盖其心出于至诚,绝非对人有所好恶于其间,此为辛亥革命成败最大关键,亦即公(蒋介石)革命重要历史之一也。”
诚然,陶成章曾为办《民报》的经费事,与孙中山发生了隔阂和意见,诬蔑孙中山吞噬华侨巨款,并在同盟会内有闹分裂的行为,他把会党中的宗派情绪带进革命队伍,确是他小生产者的门户之争的狭隘观念。但这已是1908年时的事情,也是革命党内部的矛盾。在推翻清政府这一革命立场上,陶成章以及光复会的同志,与孙中山及其同盟会的同志,始终是一致的。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各革命党派同举义旗,浴血奋战,旨在推翻清王朝,宗派之争早已不是主要矛盾。尤其是革命初成,东南人心未定,北方清廷重兵压境,欲扼杀新生革命政权之际,革命党人如此相互残杀,怎不使亲痛仇快,给革命阵营造成混乱,决不会达到所谓“以安革命全局”的目的。陈其美杀陶成章,完全是出于私欲。上海光复之初,他就把一同领导起义的光复会总干事李燮和排挤走,独吞了上海的革命果实。陈其美又一直把江浙两省认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视陶成章为自己的政敌,且为劲敌。蒋介石秉承其旨意,是出于追求个人权力的,应该受到历史的谴责。
陈其美是孙中山器重的同盟会高级干部,蒋介石要钻营,就要顺着这棵大树往上爬。
蒋介石对陈其美非常忠诚,哪怕陈其美让他干一些过格的事情,为了陈其美,蒋介石也敢于负这个责任。现在要杀光复会的首脑陶成章,正中下怀。当时准都知道光复会的首领陶成章跟陈其美之间,矛盾是很激化的,最后陈其美为了除掉陶成章,就启用了蒋介石。
对于兄长陈其美素怀感恩之心的蒋介石,总是言听计从,从不敢怠慢。一天陈其美找到蒋介石,请他想办法除掉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上海光复其实也有陶成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