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事了,朝中之乱终于平息了。太子殿下传下旨意,命兵部刘尚书为帅,发兵二十万,往新疆哲金,以解皇上受困之围。
谢成英和紫娟、雅仙三人随后前去,向玉贵妃娘娘和永乐公主告辞,准备起身西去,为皇上解围。
这时,永乐公主听了,便一定要亲随谢成英三人,一道去漫汗。这永乐公主近日与紫娟、雅仙两人相处,全无一丝公主殿下的娇气性儿,整日里,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倒令紫娟和雅仙两人,有些喜欢上她了。
玉贵妃娘娘见了谢成英,也是满心欢喜,巴不得永乐公主与谢成英多亲近一些。此时见永乐公主,要随谢成英一同前去漫汗,自是满口同意。
谢成英微一沉吟,却道:“公主殿下不可,此去新疆路途遥远,沿路陪极辛劳不说,到了两军阵前,双方交手必是凶险万分。草民恐一时大意之下,伤及公主殿下,便是天大的死罪了。”
“以你和两位姐姐的武功,这世上还有谁能伤得了我。不管了!我可是一定要去的,我要亲眼见你,与那些前元的余孽交战,将父皇救回来。”永乐公主听了,竟不生气,还笑吟吟说道。
“这……”谢成英一听,一时口中无话。
玉贵妃娘娘这时笑道:“谢少侠,以哀家看,乐儿要亲去漫汗,相救他父皇,倒也是一片孝心,不如你就成全她一下吧!”
谢成英见玉贵妃如此一说,倒不好再强拒,只得看了紫娟和雅仙两人一眼,见她们只笑着点头,只得低声道:“既是贵妃娘娘同意了,草民只得由着公主殿下之意。”
“对啊!这才是乐儿的好哥哥呀!”永乐公主说着,高兴万分。
第二日大早,谢成英和紫娟、雅仙、永乐公主四人,便离开京城,一路向西而去。
而朝廷所派出的十万大兵,则要在数日后,才能从京中出发。为了争取时间,太子竟直接传旨要陕西、青海、甘肃几省,再调动十万大军,汇聚新疆,归刘尚书统一指挥。
……
且说,谢成英和三女离开京中,一路向西急赶。他们所经之路,各地的官府,好似早已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于是,各地官府沿途为他们不断地提供,所需的食住和休息之地,并为他们备好更换的马匹。因此,这一路上,他们行进的速度非常之快。
第三天上午,四人已来到甘肃境内的崆峒山下。
这崆峒山位于甘肃的平凉镇西三十里处,方圆百余里,主峰翠屏峰高达两千余丈,山势雄伟,奇峰、异洞、怪石、流云、构成了崆峒山的奇观,为中原西来第一名山。
这崆峒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因古时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又被誉为天下道教的第一名山。山上林木葱郁,峰险石奇,既有北方的山势,又兼南国山色之秀,山中晨钟暮鼓,烟云缭绕。游人入身其境,大有浊念顿消,飘然欲仙之感。
同时,这崆峒山,也是武林中崆峒一派的所在地。
谢成英早就听说了崆峒山之胜景,此时来到此处,自是有感而发,他转首看着紫娟、雅仙和永乐公主三女,和颜笑道:“这崆峒山如此险要,景色秀丽。武林中的崆峒一派,依此山而名,倒真是闻如其名啊!”
“成弟弟,喜悦山水,今日又到一名山,可惜啊,只能是临门而过了!”雅仙嘻笑道。
“既是成哥哥爱游名山,我们何必要临门而过呢?不如就上山一观,免得成哥哥事后,有所遗憾。”永乐公主娇声一笑,道。
“算了!前方事紧,我们还是另找时间,再来此地吧!”谢成英有些不舍地,望着那巍峨的山峰,摇了一下头道。
“既是成弟弟想上山一游,前后也不差这几个时辰,再说艳姊她们和少林空静大师,早已前去,虽不能胜过幽冥神教的那些人,拖延一些时日,当无问题,我们只快去快回,也就是了。”紫娟笑着,柔声道。
“对啊!走,我们陪成哥哥上山一游,下山以后,再赶上一段急路,也便是了。”永乐公主也笑道。
几人说罢,便拉着谢成英,一路往山上走去。
四人沿山道石阶,经通天观上山,来到舒化宫,正在寺中一游,闲话观看。突然,宫外传来一群人大声的喧哗,争闹之声,随后,那群人竟闹到了寺中来。双方分成两派,互相不让,在不断争执着。
“不对,是你们拳派错了!我们崆峒派的崆峒十三剑,是从‘云天化外’开始的。”一位三十多岁的道人,大声说道。
“胡说,应是你们剑派错了,崆峒十三剑是从‘合云与天’开始的。”另一位二十多岁的道人,不服气道。
“对!是从‘云天化外’开始的,这在我们祖师留下的剑谱中,早有记载。”一些人帮着先前的三十多岁的那位道人,大声说道。
“不对,应是从‘合云与天’开始的,这也是我们祖师留下的剑谱中,早有记载的。”又有一些人帮着二十多岁的那位道人,辩说道。
“从‘云化天外’起始,则第二式可转,从你们的‘合云与天’起始,则要到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