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三章 门户之争(2/6)

作者:原梧
四式才可转,肯定是你们错了。”那位三十多岁的道人怒声,急辩道。

“真是可笑!从‘合云与天’起始,不用到第四式去转,第二式也可转,只翻身向右一旋就行了,而从‘云天化外’起始,第二式根本不能转式,必须要向左一侧,这一侧便威力大减。”一位四十多岁的道人这时,也大声争说道。

“什么威力大减?是你们向右旋身的威力大减,决不是我们剑派的威力大减!”另一位四十来岁的道人,指着先前说话的那位道人怒声道,那样子甚是急怒。

“那是你们拳派错了!”

“肯定是你们剑派错了!”

“争这些有什么用,不如我们剑上来分个高下,看竟是谁的错了!”

“对!一较高下,空说无益,交手之后就知道了!”

“他妈的!比就比,谁还怕谁了!”

……

这群人分站成了两边,一边的人指着另一边的人,大声争道,所有的人,都已争得面红耳赤,几乎当场要动手了。

谢成英和紫娟三女,见双方争得很是厉害,不由有些好奇,雅仙便上前,走到一位中年道人身边,轻声请教道:“请问道长,你们在争论什么?为何如此,互不相让?”

那位中年道长正要上前,与对方争说,见雅仙如此美艳的女子,前来相询,不由立时退身回来,走到谢成英几人身边。

那位中年道人看了谢成英一眼,见他一派儒雅,面色和睦,倒也是讲理之人,不由顿了一下,才对几人说道:“几位施主,有所不知,我们崆峒一派,自开山以来,内部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剑入道,另一派是以拳入道。两派祖师所传,虽然都是内功、轻功、剑法、拳法。但所依秘诀,有所不同,故而分为两派。”

中年道人说着,又转头过去看了还在争吵的同伴一下,再回头过来,对谢成英四人继续说道:“我们内部的两派,经常会为此事相争。前些年,本派三位长老还在时,大家不敢公然争议。可是前年,三位长老归隐后,再无踪迹。这不,现在大家又开始为此事,争议起来,互不相让。”说着,稍停,又道:“他们拳派的人,说他们才是正宗,说我们剑派是旁门。这大家谁服啊?只好一齐参与争吵,大家争个输赢。这次我们已争了三日,这不,谁也说服不了谁!”

听了中年道人的话,谢成英和三女才明白,这群人在争些什么。

原来,这崆峒山乃是古时广成子的修道之地,广成子得道成仙后,他的传人,也曾在此山中修行。大宋末年,这崆峒派的两位开山祖师,本是师兄弟,两人曾在山中的一处很深的洞中,发现了一部托传广成子,留下的道经秘籍。于是,两人便在山中的寂静处,苦修悟道。

经过近十年的苦心参悟,两人各自悟出了一套武功绝学,并将其分列成书。随后,两位祖师便共同在这崆峒山上,开山立派,各自传下后人。所以,武林中崆峒一派,便是由两位祖师开创的,而且传下的武功,却有明显的差异。

他们的后世传人,不时曾为此发生争议,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时双方曾出手动武,以分高下,但也是难以服众的。

……

那中年道人说完,又赶紧过去,继续参与大家的争议。

这时,突然大门外,进来两位五十多岁的老道长。见两人来到,这群人才暂时停止了争吵。

两位老道长很显然是一人一边,他们都沉着脸,其中一位老道长轻哼了一声,道:“大家不要争了,马上去静乐宫,我们以武论高下!”说罢,他转身领头走了出去。见他一走,一边的人,赶紧跟在后面而去。

另一位老道长,也对剩下的人一点头,便也一齐走出了宫门。

见这些人离去,紫娟首先说道:“不想这崆峒一派,还真有如此之事。”

“娟姊不知,这武林门派中,最讲正宗两字,他们为此争议,也不足为怪。”谢成英淡笑道。

“一天不干正事,却争论谁才是正宗,倒也有趣。”雅仙轻声怪笑道。

“是啊!一天到晚,争什么谁是正宗,也不觉着累?”永乐公主也道。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们比武的结果?”谢成英看着三女,微笑问道。

“既在此碰上了,就去看看。”雅仙道。

于是,四人便跟在那些道人的后面,也往静乐宫而去。

这静乐宫,为崆峒派掌门的住地,座落在崆峒山,离顶峰仅数里处。宫门外一片很大的空地上,建有一处丈高的高台,高台前耸立有一根高大的旗杆,旗上三字“崆峒派”,在山风中,迎风飘展着。空地左侧,便是百丈深崖,崖下深不见底。

这时空场地上,三百多位崆峒派的道士,已分成两边站立。一边的人稍多,另一边的人侧显得年纪稍长。

这时,四位六十多岁,身着青衣的老道长,一齐走上高台,那四人也自是分成了两边,分别站在左右。

左首的一位道长,这时走到高台的中央,他清了清嗓子,便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不灭人生 妖鬼子 琴心擒心 足球之娱乐巨星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网游之剑履山河 武家栋梁 我的国风女友 我在西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