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不能吃的蛋糕(2/2)

作者:遥望长安
狂徒,不料却有如此胸襟。

楚军直抵城下,楚庄王命令,所有的军队,将郑国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打,就是十七天,楚军日夜攻城不休。

城内百姓心急如焚,郑襄公却稳坐钓鱼台,为什么?等着晋国救助呢!

实力弱也有一样可恶,凡事就靠着别人了。试问晋国要是这次又来晚了,难道你们郑国等着被破城吗?

这十七天血战,郑**士死伤无数。

终于,连日的血战,郑国东南角的城墙塌了!

楚军眼看就要登城,郑国城破就在眼前,城内百姓哭天抢地,乱作一团。

楚庄王听得郑国都城内哭声震天,忽然一时心软,下令军队撤退十里。

公子婴齐非常迷惑,这眼看就要胜利攻城了,我们还撤退了?

楚庄王却说,我们楚国只展示了国威,却从没展示过德行。如今撤退,正是展示德行的机会,看郑国如何进退?

这一撤退,就显示出楚庄王高于以往楚王的地方了。郑国历来是楚国争夺的势力地盘,为了争夺郑国,楚国和晋国展开过著名的城濮之战。而随着楚国和晋国的争夺,郑国也在其中摇摆不定,时而投降楚国,时而投降晋国。楚庄王此次发重兵攻打郑国,势在必得。但是临阵撤兵,不是害怕晋国,而是说明他要攻心为上,真正的收服郑国。

而郑襄公得到楚庄王退兵的消息,反而认为是晋国救兵到了。这无异于给一个心脏病病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郑襄公发动城内男女老少一起修筑城墙,日夜巡逻。

楚庄王很快得知郑国无意投降的消息,于是楚军再度开始了攻城。

这一次,郑国坚持了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楚国大军不知死伤了多少士卒,就是没有攻破郑国城门。

可是再坚硬的城门也有被攻破的一天,三个月过后,郑国力不能支。

楚将乐伯,率领楚军劈开郑国城门,大军潮水一般涌入郑国都城。

郑国首都沦陷。

楚庄王之前就严令士卒不得掳掠,所以楚军并没有发生骚扰百姓的事件。

这一次楚军顺利进入郑国,旁边是灰头土脸抵抗了三个月的郑**民。

郑襄公肉袒牵羊,向楚成王请罪,但求保全郑国宗嗣,郑国愿意永远做楚国的附庸,自己的生死倒不重要了。

公子婴齐建议直接将郑国灭了也罢,何必瞎耽误工夫。

楚成王笑道,“寡人岂不是又要听一次蹊田夺牛的故事了!”

楚成王接受了郑襄公的提议,退军三十里。郑襄公亲自前往楚军大营请罪,并将他的弟弟公子去疾留在楚军中作为人质。

看来这次郑襄公是真心服了,不服不行啊!所以连公子去疾这样的重要人物都留下做人质了。

楚成王顺利收服郑国,班师途中楚成王收到了晋军的消息,晋军派出荀林父为大将,发兵车六百乘救援郑国,已经渡过了黄河。

楚庄王于是问孙叔敖,晋军过了黄河,那我们是打呢还是不打呢?孙叔敖认为,如果郑国没有臣服楚国,那必须和晋国打一仗;可是如今郑国已经臣服了楚国,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何必和晋国为敌?

虽然不是盟友,但是犯不上拼命吧?

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伍参就认为必须郑国是看着晋国和楚国实力行事,如果楚国避而不战,恐怕郑国又会倒向晋国,我们这次不是白打了吗?或者就算郑国没有倒向晋国,那晋国岂能坐视我们楚国和郑国结盟?到时候晋国攻打郑国,结果恐怕同样不容乐观。

不过孙叔敖认为,楚国去年攻打陈国,今年攻打郑国,已经有损国力。还要硬和晋国对抗,恐怕结果不妙。

打还是不打,看来真是两难境地。

楚庄王一看,这个情况还是来个民主表决。各位将领,将是战是退的意见写在手心里。

大家各自写下,一亮手掌:四个人选择退兵,其余二十余人都写的是“战”。

楚庄王见元帅虞邱都选择的是退兵,和令尹孙叔敖所言相同,于是命令明日撤退!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重生后,被富婆校花倒追怎么办 人在斗罗,我是龙神之子 征战诸天世界 我的老婆是幻想少女 重生之总裁的鬼眼宝妻 重生很美丽 七公子,腹黑老公来敲门 凤惊天下:修罗王的宠妃 纣王:千古第一仁君 天师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