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9章 华夏的工业体系现状(1/3)

作者:熔海
杨卫平的第三个提案,不仅是得到了国防科工委全体党委领导成员的双手赞成,而是还赢得了这些老同志们的尊重,并更进一步地拉近了大家相互之间的距离。

散会后,杨卫平跟政委刘光荣、常务副主任邹华,三人碰了下头,开了个小会,就国防科工委的具体工作分工进行了协商安排。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杨卫平,把主持日常工作的担子全交给了常务副主任邹华,而且还声称,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是不会插手国防科工委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还得请老同志多辛苦一下。

邹华和刘光荣心里都清楚,杨主任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京城第一机床厂的两款精密机床亲自带队攻关,也就没跟杨主任客气。

将工作安排交待了之后,杨卫平甚至都没等办公厅主任李正元为他安排秘书,就带着孟守正和郭尚毅两名警卫员,驱车直奔紫禁城。

对于成立一家新型的专业性极强的精密集团化企业,一号首和二号首当然是全力支持。

第二天,国务院办公厅就向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七机部、轻工业部八个部委,以及全国各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华夏人民共和国第号令,要求各部委和各省委省政计,无条件配合国防科工委下达的人事调令。

这么一来,一场遍及全国各地各大、中型机床制造厂的人事调动,悄然拉开了序幕。

京城第一机床厂,也于当天正式更名挂牌为华夏精密集团总公司,行政归属国防科工委。国家财政拔款五千万华元,用于厂区扩建、设备采购、职工家属区兴建等工程项目。

97年,正是从95年开始准备的“大三线”宏伟工程的收官年。

大三线建设是新华夏在95年开筹备,964年启动,至97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蜀省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华夏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新华夏建立,当时华夏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

从军事经济的角度,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

而在沿海地区,以沪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

一旦战争开始。华夏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华夏”。

在四蜀省和西南地区,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用心可谓极其良苦!

华夏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

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华夏的安全格局发生了0度大转变。从40年至945年的05年中。华夏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

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9年到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我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西南。

和蒋校不同,太祖是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布局。由于“大三线”建设,是在一个比英、法、德面积总和还要大的区域。整个经济与化得到再造,即使没有战争,也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经济意义。

为了抗御外敌。太祖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按照华夏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沿海地区是第一线,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如京城、沪海、津天、辽省、黑省、吉省、疆省、藏省、蒙省、东山、苏江、江浙、建福、东广等。

三线则是指城以南、东广省关韶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省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蜀、贵省、滇省、陕省、甘省、宁省、海青7个省区及晋省、冀省、南河、南湖、北湖、桂省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个省区。

四蜀、滇省、贵省及湘西、鄂西为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及豫西、晋西为西北三线。

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疆省、藏省和蒙省在内的华夏中西部。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

华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