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考试结束了,怡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感觉有不出的轻松,考棚之外已是斜风细雨的天气,绒绒的细雨飘洒在发髻。衣服及俊俏的脸上,怡已是感觉不到初春的寒意。不远处有人打着伞,好像在等谁。怡走近两步,朦胧中见是蕙兰。细雨中的蕙兰看上去弱不禁风的,身子斜着倚在一个柱子边,不停地哈着手,跺着脚,翘望这考棚的大门。怡此刻感到有点心疼起来。思想单纯的蕙兰,心地确实十分的善良。这是怡明显感觉到的。
为了我读书她倒也付出不少,不定那位孟先生的突然转变就是蕙兰所为。
怡带着十二分怜悯走先前。
“怡哥,你考完了。”油纸伞已罩在怡的头顶上了,细细的雨丝立即洒在蕙兰的鬓角上,蕙兰打了一盒哈欠,显得有些疲惫,但她总是微笑着,怡的心好似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感觉有些疼。
“让你久等了。”怡接过雨伞。
考棚里的人陆陆续续出来,外面等待的家属悲喜交加。考得不好的向家人发牢骚摔东西的也有,更多的是两人偎依在一起。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考棚出来,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破斗篷,手里拿着一个斗篷,迎了上去问道:“相公,考得怎么样?”显得无限关心。
那男人接了斗篷,一把抱住老妻,开心得像个孩子。“今年我遇上贵人了,有希望了。”
“这么多年了,每回都有希望,几时真的给我希望?”老妇人虽然含有责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还是看到出来的。
“你那天拿错一个袋子,装干粮的袋子你没有拿去,我担心你在考场饿死,我心急火燎的赶来,守门的人不准进去。”老妇人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噗通”一声老人跪了下来,怡倒是吓了一跳。
只见老人拿着他的妻子跪在怡与蕙兰面前。噗咚一声又是一个磕头。
“大恩不言谢,老夫只求上天保佑你这对夫妻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这是那跟哪呀?我与蕙兰、夫妻。”怡看了看蕙兰,只见她面带红晕。看得出心里倒是非常乐意。
怡倒是不想与老人分辨他与蕙兰的关系,有些东西不去分辨比分辨要好,但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应该看得出来,蕙兰只是一个孩子,不过话有回来,那年代十二岁嫁出去的倒也不少,怡扶起老人,道:“桂同学,考得还好?”
“贵人,托你的洪福,你救醒我之后,我的头脑特别好使,今年肯定没有问题,以后这三百斤税赋就不用上缴了。”老人显得非常高兴。
怡送走两个老人,弹去蕙兰发髻上的雨珠,有将蕙兰双手放入自己手心里搓了搓。
别看蕙兰每日笑笑嘻嘻的,其实她心里最渴望怡抚慰,两眼泛着泪花。
“蕙兰,你咋啦?”怡问道
“没什么,替你高兴,怡哥我来背东西,你辛苦了。”罢蕙兰要接下怡身上的包裹。
“我是男子汉,怎么能让一个女孩被东西呢?”怡对蕙兰笑笑,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后院马厩走去。
“崽!”刚走出数步,怡听到母亲的声音,放眼望去只见母亲与一帮人站在屋檐下正瞧自己笑,怡抢上前去,发现郑老爹也在,道:“母亲、老爹都来了,不是好了的,天气不好,不要出门,当心身子。”
“娘,这些天身子已好了,白日无事织了一些布匹,老爹陪我拿到街上去买个好价钱,今日顺便来看你的。”其实桂氏早就候在这儿,这样只是不想让儿子担心罢了。
“我儿,这次考得怎么样?”桂氏抚摸了一下怡的脸。
“章倒是写得对路子,至于到底怎么样,孩儿倒也不敢妄自评论。”
“考了就好。”桂氏倒也不深究。
“蕙兰见过伯母。”蕙兰向前对桂氏行礼。
桂氏见蕙兰,心底善良,通情达理,对怡倒是一往情深,打心眼喜欢这个姑娘,笑眯眯将蕙兰扶起来,道:“孩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郑老爹见了,笑道:“这是杨家的二姐吧,都这么大了,长得越发标致了,当年你姐姐不愿意嫁过来,你就替代你姐嫁到朱家喔,县试之后,要崽拿些聘礼到杨家,把这门子婚事定下来。”
看来郑老爹也是一个**型的,这么久憋出一句这样的话来。
蕙兰面若桃花,闪过一丝羞赧。
桂氏听了倒也喜欢,道:“蕙兰还,过两年再吧。”
“伯母,我已经不了,满了十二岁,很快就十三岁了。”蕙兰分辨道。
“很好,叫你爹赶快准备嫁妆。”郑老爹倒是非常热心。
怡听了却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已经有了心上人了,蕙兰只有当做妹子。对了,当弟妹,她与强倒也非常般配。想到这里于是放下心来。
怡牵来马匹,将桂氏扶上马,一行人开开心心往回走,一路上笑笑。怡虽感觉不错,这是平生第一次考试,到底结果如何自有天知道。再这是县试。接下来还有俯试、院试。残阳如血,关山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过了院试才算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